「細頸瓶」成敏感詞 疑讀音似習近平

「細頸瓶」成敏感詞 疑讀音似習近平

中共禁忌多多,但大家萬萬想不到「細頸瓶」竟成為最新敏感詞!事緣有從事化工研究的內地民眾透過「知乎」發問,「如何徹底清洗細頸瓶?」竟被系統判定「違反互聯網相關法律法規」並下架。有不少網友推測是因「細頸瓶」(Xì jǐng píng)與「習近平」(Xí jìn píng)讀音相近所致。

內地敏感詞「多如牛毛」,隨2019年即將結束,又添新成員。繼「香港加油」、「支持香港」等,更新增「細頸瓶」。有民眾在問答網站「知乎」發問「如何徹底清洗細頸瓶?」引來不少網民熱烈回應:「應該拿橡膠棒努力去捅一捅,只要一捅開,就好了」、「洗淨細頸瓶的標準,關鍵在於水珠不能成股流下」、「先加入水,不要混有甲烷,然後有活塞的封閉活塞,有瓶口的蓋住瓶口,使勁震盪,就像狂風暴雨一樣」,但最終因被指涉及敏感內容被删。

不過內地民眾的有關提問和答案仍被社群網站如「品蔥」、「PTT」等備份,引起不少台灣網友捧腹大笑,「韓粉夢幻國度」、「笑死!以後就沒細頸瓶這東西囉」。

「細頸瓶」成為敏感詞,料因讀音與「習近平」相近。

台網友嘲韓粉夢幻國度

美媒曾報道,內地網絡限制的敏感詞已超過300萬,其中與政治相關的多達三分之一,如「VIIV」(羅馬數字六和四)、「瓶反鹿死」等。有科技企業每日會動員數千人進行手動審查,逐條檢查網友的留言。
台灣《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