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爆國家補貼 摑任正非一巴華為獲阿爺泵水5,841億

《華爾街日報》爆國家補貼 摑任正非一巴
華為獲阿爺泵水5,841億

【「關愛」行動】中美貿易戰的爭議之一乃美方不滿中國政府對特定企業提供大規模補貼,嚴重違反市場公平競爭。《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根據華為的財務報表,分析出華為至今獲中國政府提供約750億美元(下同,約5,841億港元)的巨額補貼,令其可以用較競爭對手低三成的價格,開展國際競爭。這與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早前說,華為至今沒有依賴國家援助的言論,可為大相逕庭!

華為自稱民企,但《華爾街日報》披露,華為拓展國際版圖20年以來,一直受惠與中國政府扶植特定產業的政策。自1998年起,華為從中資銀行獲得了估計達460億(約3,583億港元)貸款、出口信貸和其他形式的融資,用於該公司自身或其客戶。政府提供的低息貸款規模,是內地史上最大,大大降低了華為的成本及其客戶貸款購買華為產品的開銷。有美國專家認為,華為獲政府的強大融資,在投標時更能確保自己在財力上壓倒對手。儘管各國對重點企業或行業提供財政支持很常見,但中國政府在對華為的信貸及融資超遠別國。

習近平2015年訪英參觀華為倫敦總部,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全程陪伴。

價格得以低歐洲對手三成

華為現時在5G的對手是瑞典的愛立信及芬蘭的諾基亞,瑞典截至2018年對科技和電信行業(不限於愛立信)提供約100億美元(約779億港元)的信貸支持,芬蘭在2017年批准了每年300億美元(2,336億港元)對所有領域的出口信貸擔保,均遠低於華為。

《華爾街日報》估計,至少過去十年裏,政府給予的稅收減免,讓華為節省了高達250億美元(1,947億港元)所得稅、增值稅和其他稅項支出。自2008年以來,華為獲得的官方直接補助總計達到16億美元(125億港元),在截至2018年的5年間,華為得到的國家補貼金額是同期諾基亞的17倍,愛立信未獲得任何國家補助。官方紀錄又顯示,華為在2014年到2018年期間,幾乎在無競爭下買得東莞十幾幅地皮,土地折扣幫助華為省下了大約20億美元(156億港元)。有專家相信,華為設備的售價比同類便宜30%,正是中國政府提供各種經濟支持的結果。

報道指出,國家補貼科技產業絕非中國獨有,但華為享有的各類補貼已遠超其主要的競爭者。

華為否認獲特殊待遇

華為昨直斥報道錯誤訊息及邏輯混亂,強調公司九成資金來自經營及融資,沒有獲得政府特殊待遇。

然而,中國政府對華為的「關心」完全凌駕其他國企或民企,不止是經濟領域,更體現在政治上。外交部在過往一年,多次譴責美國及加拿大扣查華為太子女孟晚舟,甚至扣查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凱及商人斯派佛作報復。近月歐州各國正商討是否封殺華為,中國外交官出於保護華為,不惜「警告」歐洲不得封殺,否則會遭到全中國報復。此種中共對華為的重視及言論,冠絕所有中國企業。
美國《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