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政治亂局已持續近一年,經歷過兩次大選都未有政黨能籌組政府,外界希望利庫德集團這次改選黨魁會是打破僵局的契機,惟可能只是一廂情願。
過去10多年在以色列政壇都以無敵姿態示人的內坦亞胡,既因涉貪被起訴、又在兩次大選後都未能籌組政府,令人感覺強人終現疲態,亦造就了黨內有人敢於站出來挑戰其黨魁地位。
大選得票減 恐輸得更多
根據目前形勢,即使明年再大選,亦難有一黨可取得國會過半數議席,而且似乎亦只有利庫德集團跟藍白黨結盟,才有望成功籌組政府。但內坦亞胡卻是當中最大障礙,因藍白黨黨魁甘茨表明,拒跟由內坦亞胡領導的利庫德集團合作。
由於最新民調顯示薩爾若當選黨魁,利庫德可跟極端正統派猶太教及民族主義盟友組成強大聯盟;藍白黨亦較樂意與他合組全國統一政府,內坦亞胡的反對者寄望他可勝選,為僵持已久的政局帶來改變。
事實上,利庫德集團在上次大選的得票已較前一次大幅減少,利庫德集團支持者擔心,若再由他領導政黨出戰明年初的大選,恐怕會輸得更多。
可是,內坦亞胡經過多年經營,在黨內底子甚厚,無甚政治經驗的薩爾要想一舉挑戰成功,恐怕並不易。
美聯社/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