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權遺害】
【本報訊】持續超過半年的反修例運動長踞國際舞台焦點,踏入新一年,政界、學界在國際線上加強游說深度,多次外訪的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已隨國際工會聯合會到訪多個「一帶一路」國家,搜集中共假借國策投資之名、剝削各國的資料,結合香港狀況向外游說,讓國際社會全面理解中共極權遺害。學界亦擬研究下一波「清算名單」,針對中資或紅色親中機構及可能利用香港偷取敏感科技的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
記者:梁穎妍
美國過去半年內重推《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並正式落實,當中提及針對侵害人權的人士採取制裁,不少國家表明研究相關的《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其中澳洲議會正就此進行公眾諮詢,上月曾到訪澳洲的李卓人回覆《蘋果》指,正準備草擬一份立場書提交澳洲議會,並會公開予港人聯署,促請澳洲議會召開聽證會,讓港人申述受中共打壓的情況,期望落實制裁機制,「(要)喺世界各地,特別是中港官員會到訪嘅地方,起個圍牆咁上下,等佢哋去唔到、受懲罰,香港搵唔到公義,希望喺國際上搵到」。
李又透露,早前隨國際工會聯合會訪問多個被中國「一帶一路」規劃納入的國家,主要視察內地介入當地發展對勞工權益的損害,國際工會明年4月會公佈詳細報告,他會向各國推廣報告,「將中共政權背後嗰一面,掠奪資源、打壓勞工權益喺全世界揭露、當有唔同國家對專制國家有共鳴,覺得不滿,會更同情同支持香港所受到嘅直接打壓」。
學界研新清算紅企名單
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上周聯同「我要攬炒」團隊公佈一份過百頁的「制裁名單」,交予各國議會,代表團前發言人張崑陽表示,有美國國會議員辦公室回應指資料充份,具備參考價值。
張期望下一步可着手研究製作針對企業的制裁報告,包括匯豐、國泰等,加上美國《香港人權法案》列明要防止中國透過香港取得敏感科技,故有關報告亦希望觸及大灣區、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的中港合作規劃及所涉企業,惟他直言有關工作難度更高,「靠人爆料」,坦言只是「初步想法」,但強調「針對企業真係一個好方法」,動搖親北京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