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貿易戰影響 國進民退加劇

【分析】貿易戰影響 國進民退加劇

內地提出「積極推動打造航母級證券公司」,或成「國進民退」又一例子。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認為,從國家層面看,「誰進誰退」沒有關係,「最緊要邊個幫到國家賺錢」,而且中國經濟表現其實不太差,太保護自有企業可能適得其反。

事實上,習近平接任國家主席七年,國企壟斷情況日益嚴重,例如今年已有7家央企子公司宣佈私有化,包括中糧控股(606)、冠捷(903)及中航國際(161)等。此外,據惠譽的數據顯示,今年首六個月擁有中央政府背景的買家,已合共收購47間民營公司,佔去年九成,使國企佔中國經濟的成份持續提高。

市場有意見認為,中國因面對貿易戰,經濟受創兼外資撤離,因此只能走「國進民退」的回頭路。不過,莊太量指出,國企壟斷或開放市場其實各有優劣,例如以往製造業由大型國企把持,能壓低勞工及生產等成本;反觀金融行業則較難實行,因為重視的是服務質素,是否做到以客為本,要開放競爭才能進步,意味巨企不代表佔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