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實習生做到行政總裁,米倫伯格由航天工程畢業後34年都在美國波音公司度過,直到今年春季空運旅遊歷史性增長,波音在他掌舵下似乎越走越強,飛機定單激增。但他在決定不開發全新單走廊機種,而是將老化737客機更新加大引擎,種下今日下台根源。
曾參與戰機項目
55歲的米倫伯格是艾奧瓦州立大學航空工程畢業生,1985年以實習生身份加入波音,首15年都在西雅圖總部工作,涉足商用客機和國防兩大分支,曾參與F-35和F-22戰機項目,並先後在2013年及2015年成為波音主席及行政總裁。波音737 MAX危機的種子,其實早在米倫伯格加入商用客機部門前已種下。波音在2011年決定更新老化的737客機,開發更大和更高效能引擎的新版本,而非製造單走廊的新機。但採用更大引擎改變737操作方式,促使波音開發「機動特性增強系統」(MCAS),系統在某些情況下可自動將機頭向下推,然而MCAS的設計缺陷被指是印尼獅航和埃航空難的主因。
波音如何應對危機被視為米倫伯格的責任,公司發出具法律根據的書面聲明,被批評對死者家屬缺乏同情心,米倫伯格因此飽受抨擊。航空公司和監管機構指摘波音共享訊息速度很慢,其中波音早在2017年知道大多數MAX客機安全警報設施存在缺陷。
美國《福布斯》/英國《每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