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病房入住率139% 婆婆瞓車床跌傷 醫護呻「無限加床唔加人」

明愛病房入住率139% 
婆婆瞓車床跌傷 
醫護呻「無限加床唔加人」

【本報訊】本港過去兩日天氣稍為回暖,但公立醫院內科病房持續逼爆。明愛醫院內科病房更是連續10日(本月13日至22日)成為全港最逼爆的公院,入住率最高達139%,有明愛醫護人員稱,院方每日要加開百張病床應急,有病人甚至要睡在廁所門口或浴室門口,「無限加床唔加人,我哋又慘,病人又慘!」一名婆婆被迫要睡在運送病人的「車床」上,結果因「車床」太細而碌落床,幸無大礙。

記者:陳沛冰

醫管局數據顯示,前日(22日)全港急症室求診人次有5,380,較上周一約6,600人次減少。公院有875人次經急症室入內科病房,最多是伊利沙伯醫院有92人,其次是聯合、東區及明愛醫院,分別有77、75及73人次;而公立醫院過去七日每日平均加開約1,300張病床。明愛醫院指該院內科病房前日佔用率為133%,過去七日平均每日已加開約100張病床接收病人。因應住院需求增,該院醫生已加密巡房,安排合適病人早日出院,並減少開會,讓醫護集中處理臨床服務。

過去10日明愛醫院內科病房入住率持續逾120%,是所有公院中最高。有醫院醫護人員表示,其中有內科病房由原來50張床增至67張,病人要睡在走廊、廁所門口或浴室門口。病房內有多張原來的「加床」,因長期使用已變成常規病床。若病房地方不足,只能加放平時用來運送病人的「車床」;有些病人的病床沒有食飯枱或儲物櫃。曾有一名婆婆需睡在「車床」,因病床太細而她又太熟睡,不小心由病床碌落地,整隻手都瘀腫,幸好沒有斷骨。

手術病人坐凳等數小時

該醫護又指,曾試過因內科病房太爆,有預約入院做手術的病人,入病房後也要先坐在椅子等待數小時,直至有病人出院騰出病床,才能在病床上休息。若真的沒有病床,入院吊藥或輸血而即日出院的病人,可能只可坐在凳上進行療程。因內科病房逼爆,有病人需轉送外科等其他專科病房。曾有病人或病人家屬不滿要睡在走廊或「車床」。

另有醫護人員指,有內科病人要睡在走廊或廁所門口的加床,「好難工作,對醫生同病人都唔安全」。因明愛醫院本身內科病床較少,近年區內多了新屋邨如蘇屋邨重建戶及麗翠苑入伙;加上九龍西聯網沒有復康醫院,病人只能滯留在急症醫院,令該院內科病房爆滿。有內科病人更需分流到外科或兒科病房。

伊利沙伯醫院兒科病房昨日入住率達115%,也是過去10日以來所有公院兒科病房入住率的新高。

病人大增下,明愛病房大幅加床,病人要睡在走廊甚至廁所門口。資料圖片

工會斥醫管局肥上瘦下

衞生服務界立法會議員李國麟表示,即使醫院能加床,也無法在短時間加人,更何況加床的數目,也因病房面積而受限制,對很多醫院來說是死症。

他相信今年流感高𥧌期間,私家醫院接收的內地病人數目減少,政府可加強宣傳鼓勵有經濟能力的病人,轉到私院求醫。

香港專職醫療人員及護士協會批評醫管局一直沒有針對問題根源解決,工作環境持續擠迫沒改善,在有盈餘下未能增聘人手,實屬難辭其咎,管理層竟仍可理直氣壯及加人工,是完全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