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聯交所近年頻密打擊殼股,昨又有公司被列DQ或停牌名單,或觸發新一輪反抗潮。早前在報章登廣告及遊行抗議監管機構濫權的「小股東權益關注組」表示,不排除聯合最新「DQ股」的小股東一起維權;亦有代表「DQ股」的公關表示,已成功要求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去信證監會施壓,促請維護小股東利益。
關注組召集人劉東霖指,留意到昨有公司接獲聯交所通知,被要求停牌及退市;他認為聯交所無論根據主板或創業板上市條例,以業務不足為由將上市公司除牌,必須符合清晰界線,例如提出業務不足實質指控;又舉例當創業板每年營業額有5,000萬元,到底屬多還是少。
恐引致大量司法覆核
關注組指港交所要求上市公司除牌,須有嚴謹程序,如提供清楚會議記錄,並能就採取除牌等措施提出合適理據,否則將引致大量司法覆核,對港交所形象、上市公司運作,及小股東利益構成嚴重影響;事實上,近月接連有公司向高院提出司法覆核,包括中國趨勢(8171)、國家聯合資源(254)及中國鼎益豐(612),意圖推翻聯交所除牌決定。
另一監察組織「聯交所濫權關注組」則透露,得悉部份被除牌公司除司法覆核外,在取得會議記錄後會逐字審閱,並視乎委員發言內容及決定的恰當性,考慮是否對參與上市委員會的相關委員採取民事索償等法律行動。
有國家聯合資源小股東認為,以該公司為例,早已因應聯交所要求,完成各年財務報告為復牌條件,但聯交所突表示「仍不滿意」,要求公司進一步滿足上市規則第13.24條(維持足夠業務運作),對此感費解。
最新被DQ或停牌的三間公司業務表現參差,其中東方滙財(8001)今年首九個月收入僅2,272.3萬港元,按年增1.1%,主要來自放貸及孖展融資;明華科技(8301)首九個月收入4,092.8萬元人民幣,按年減8.4%;正乾金融(1152)上半年收入減24.3%至5,305萬元,股東應佔虧損約1,000萬元,截至6月底流動資產1.3億元,當中近半為應收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