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腐、經濟差、政治自主權和人身自由驅使民眾要求改革。今年無大台和領袖的示威抗議運動在世界各處遍地開花,吸引成千上萬,甚至數以百萬人上街。縱使上街原因不同,但抗議目的都很類似,從香港和智利,到伊拉克和黎巴嫩,群眾利用社交媒體自動發起示威,大部份是「和理非」基層遊行表達訴求。有國家的示威導致領袖倒台,卻無法推翻原有管治體系,抗爭道路仍漫長。
智利壓抑多年的民憤,由抗議地鐵加價演變成不滿社會經濟結構的抗爭,訴求擴大至要求總統皮湼拉下台、改善民生及調查警暴。皮湼拉終宣佈全面改組內閣和提出連串紓困措施,更開腔譴責警暴,惟示威持續。
黎巴嫩伊拉克總理被推翻
黎巴嫩的示威導火線,則因政府擬針對WhatsApp徵稅引起,民眾對政府管治和貪腐早有不滿,加上經濟和失業情況差,示威蔓延全國,政府撤銷課稅已無用。總理哈里里上月辭任後,各政黨未能達成組閣共識。伊拉克反政府示威持續,總理邁赫迪應什葉派最高宗教領袖及示威者呼籲辭職,但示威者堅持政府須徹底改革腐敗的政治制度。持續無大台的示威成功令兩國領袖下台,但示威者無法推翻管治體系,政客因組建新政府一直爭拗和拖延,無視改革聲音。
專家指,中東2020年將迎接新浪潮,2011年的茉莉花革命針對長期執政的獨裁者,目前由經濟驅動的起義卻是針對整個管治階層。《國際評論》作者斯科恩博恩(Trenton Schoenborn)說,腐敗在各層面根深蒂固,若要解決問題,基本上要將整個精英階層趕離國家,「即使人們可能想這樣做,但如何在無暴力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