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9988)在港上市後,市場預料會有一批中概股跟隨回歸。本報追蹤今年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其中兩隻「整容股」最受關注,包括獲騰訊投資、主打網紅新經濟概念的新氧科技,以及深圳「老字號」整容醫院母企醫美國際 。中概股赴美上市風頭一時無兩,惟背後暗藏「燒錢式」經營模式和高負債比率問題。
記者:伍詠雯
今年赴美上市的29隻中概股,合共集資逾33億美元。事實上,美國是中概股上市的首選地點,因為申請手續較方便和快捷,並有助提升公司的國際形象。新氧科技及醫美國際兩隻醫學美容股,今年也把握到美國融資機會,全力催谷「顏值經濟」。
新氧科技於內地醫學美容界闖出名堂,主要掌握內地微整容熱潮,利用智能電話直播功能、以「第一人稱」視角拍攝各項微整容手術過程,這類短片長約一分半至三分鐘,包括割雙眼皮、開眼角、隆鼻、打瘦面針或紋髮線等。公司亦找內地「網紅」拍片,累積龐大用戶人數,並把用戶轉介到新氧科技旗下整容醫院與整容服務供應商。截至今年第三季,新氧科技平均每月活躍用戶按年增加1.4倍至342萬名;付費會員人數亦按年增加六成至17.25萬名。
內媒踢爆聘「網絡打手」
新氧科技兩項主要收入來源,分別是資訊科技服務(information services)及預約服務(reservation services)費用,前者是內地整形醫院、美容院與美容產品,於平台投放資訊的費用。據公司今年第三季業績顯示,透過新氧科技平台預約的整容手術及服務的交易金額,累計達9.762億元人民幣。新氧科技亦宣佈,邀請中信資本高級董事總經理、華潤醫療前行政總裁張海鵬出任公司董事。
然而,在華麗的內容粉飾背後,內媒今年7月踢爆公司於深圳聘請「網絡打手」,還涉嫌由整容醫生代寫專業意見。另有報道揭發,新氧科技旗下平台及App的醫學美容供應商資料不實,有部份整形醫院地址為虛構。股價方面,新氧科技於紐約掛牌約半年多,已守不住招股價,累跌9%。
另一方面,新氧科技面臨阿里巴巴、京東與美團夾擊,它們先後提供網絡醫學美容服務,市場發展傾向「平鬥平」。公司亦繼續「燒錢式」做銷售和市場推廣,今年第三季的銷售和市場推廣開支按年勁升逾四成至1.56億元人民幣,佔總經營開支達68%。
不過,此股「顏值經濟」風潮亦帶動其他醫學美容集團赴美融資,包括全國第三大私營美容醫療服務供應商、深圳鵬愛美容醫院的海外註冊母公司醫美國際。醫美國際旗下深圳鵬愛美容醫院,是深圳「老字號」民營整容及美容院。集團曾邀請中港兩地藝人合作任代言人或新店開幕嘉賓,包括劉曉慶、何家勁和陶大宇等。2014年7月,鵬愛醫療美容集團曾申請來港上市,其遞交招股書顯示香港藝人曾志偉任該集團的獨立非執董,負責監督集團營運與業務,惟上市申請最終失效。
中概股業績多「見光死」
事隔五年,鵬愛醫療美容集團的母企到美國上市,今年10月於納斯達克掛牌。醫美國際董事長兼行政總裁周鵬武於訪問透露,集團計劃透過收購其他整容醫院擴充業務,把整容醫生及醫護團隊、醫療設施及客戶等收歸旗下,減省醫療牌照申請時間。這項擴充策略令醫美國際過去三年的債務不斷增加,截至今年首半年止,債務錄11.29億元人民幣,較2016年全年錄6億元人民幣債務急升逾八成。今年上半年,醫美國際的資產負債率達115.6%,2018年和2017年資產負債率則為136.7%及103.8%。
過去10年以來,符合於納斯達克掛牌的中概股,部份在掛牌後業績「見光死」。目前逾100間中概股股價交易低於1美元,而且市值少過5,000萬美元。部份公司業務持續錄虧損,股價持續低於1美元,而且連續30日出現「零成交」,按納斯達克上市規則遭剔出主板交易,轉到場外OTC粉紅單市場買賣,亦即美國唯一毋須提交財務報告的公開市場,淪為美國垃圾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