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經濟增長放緩壓力加大、民企債務違約日趨惡化之際,中共中央及國務院日前公佈《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 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28項措施支持民企發展,包括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加大開放民企市場准入及降低融資成本等。外界認為中共此舉是防範民企問題惡化、成為2020年中國經濟「黑天鵝」。有學者表示,政策是否能令內地民企「起死回生」仍待觀察。
放寬准入 降社保費
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盛九元指,中共出台的意見有三個亮點:首先是放寬民企參與油氣、電力、鐵路等過去限定國企才有資格做的事業,增強民企實力,也能加強上述產業活力。二是降低稅務壓力,長期以來民企憂心的社保費用過高,這次也予調降。三是意見提出降低民企融資難問題,包括提高民企資本限額及融資額度。
內地2013年開始推進讓國有企業引入民營資本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但諸多民企持觀望態度,今次出台的意見有望為民企拆牆鬆綁。
但盛九元指,意見未來成效仍要視乎如何落實,同時在執行面上國企、民企待遇差別問題由來已久,是否能切實做到公平待遇,也有待觀察。在國進民退陰霾下意見特別提到「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財產」,圖給民企定心丸。外界認為中共加碼推措施應對民企問題,有助防範民企債務違約問題惡化。
中國政府網/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