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臨近,不少小朋友都盼望收到聖誕老人的信件。原本在台灣默默無名,育有三個小孩的母親Cathy數年前看到此「缺口」,乾脆自己扮演聖誕老人,自此展開一段奇妙回信之旅。在今年4萬多封來信中,有讓人會心微笑的純真童語,也有香港青年為街頭血淚祈求的祝福,希望聖誕老人送愛到香港。
有設計背景的Cathy,多年來一直為孩子給聖誕老人寄信,每年寄足10多封到不同國家,但直到生第三個小朋友、寫信多達40封時,她開始萌生寄給台灣聖誕老人的念頭。不料台灣竟沒有收信人,於是決定由自己做起。第一年收到500封信,至今年已多達4萬封。信中一字一句都是孩子的願望,有人想要時下流行的爆旋陀螺,有些希望珠心算考到二段,也有小朋友希望聖誕老人可讓爸媽不要再吵架。
盼如治療師撫慰人心
與往年不同的是,Cathy今年收到不少來自香港的信函,年輕人和學生為反送中運動祈求香港平安,希望聖誕老人送愛與和平到香港。「他們會給一些QR code了解反送中的事情,因為比較敏感,我的回覆都是叮囑他們出入平安」。她也坦言,有時回信就像心理治療師,雖無法回應太專業的內容,仍希望透過簡單字句撫慰人心。Cathy又指,今年香港郵政曾主動聯絡她,透露今年收到的信件少,義工可幫忙分擔回信。事實上,香港郵政提供「聖誕老人回信服務」已逾30年,郵政局每年內部招募「聖誕老人」,而且專揀字體美觀的同事擔任。
「聖誕老公公,我很愛哭,但我已經改過了,可以請你原諒我嗎?」「聖誕老公公,我想要你的照片,這樣我才知道你到底是老師,還是聖誕老公公?」這些小朋友的純真字句,每每都令Cathy感到溫暖。今年有32歲「大人」的信中寫道,5歲時將信件貼在家門,沒想到隔天信不見了,也沒得到回信,讓他很失望。Cathy回信寫道:「給5歲的你,當時寫的信我有收到哦!現在寫的信我也有收到。」藉着簡單回信,縫補過去遺憾。
設計台灣特色聖誕卡
除了回信,Cathy亦精心設計寄出的聖誕卡,圖案包含台灣特色和本島「番薯」地形,希望讓他國小朋友能了解台灣。每張成本為1元新台幣(約0.25港元),不過因信件暴增,現時已花了5萬至6萬元(約13,000至15,500港元)。她希望來年成立一個非牟利團體,能接收捐款繼續這件有意義的活動。
中央社/《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