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有霧 - 邁克

河上有霧 - 邁克

司馬新的《張愛玲與賴雅》,第四章寫一九五六年張成功申請入住麥道偉文藝營,「三月中旬,她結清了第八十七街女子宿舍的帳目,從紐約乘火車到波士頓」,雖然沒有門牌,但街道清清楚楚,照計不是我路經的十四街,只是這女子宿舍,就是《憶胡適之》裏那家炎櫻介紹她搬去的救世軍職業女子宿舍嗎?人生路不熟,難得找到落腳處,一般人是不會搬來搬去的,況且她當時前路茫茫,沒有打算定居紐約,另覓安樂窩的可能性偏低,八成是我自作多情,光天化日疑神疑鬼。不過上網搜索,不見八十七街有救世軍物業,張文章有一句「餐廳裏代斟咖啡的是醉倒在鮑艾里(The Bowery)的流浪漢,她們暫時收容的,都是酒鬼」,如果當線索推理,倒又更似座落十四街──和鮑艾里同樣在下城,無家可歸的流浪漢等於街坊,慈悲的姊妹讓他們暫住天經地義,位於上西區還跨界遠水救近火就有點牽強,與買醉地盤隔山隔水,酒鬼也未必肯去。

至於描寫地理環境,「天冷,風大,隔着條街從赫貞江上吹來。適之先生望着街口露出的一角空濛的灰色河面,河上有霧」,十四街救世軍總部與我們慣譯赫遜河的距離有點遠,站在門前縱使感受得到陣陣刺骨寒風,不一定能夠清晰看到河上的霧──除非上世紀中這區的建築物不像今天稠密,欲窮千里目毋庸更上一層樓。司馬新先生的大作,列住址通常非常詳盡,譬如三藩市布什街便註明六百四十五號,九十年代我最後一次回去,約了旅居當地的何秀萍一齊朝聖,情景歷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