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文.樂】叔叔食飯了

【娛.文.樂】叔叔食飯了

與期說《叔.叔》是「同志電影」——或更貼切說,是有關同性戀長者——那倒不如說,這是「食飯電影」。

不錯,袁富華與太保飾演的這對各有家室的同性愛人,在楊曜愷導演的鏡頭與故事裏,盡見情深;然而若要說情真,反而都在飯桌前——有家庭聚餐,亦有同性浴場的即場用膳,再有喜宴,更有二人獨處「煮飯仔」,都是不同層次的「飯桌政治」。

如此政治,鮮明對照,是兩個家庭的不同張力,都是兒孫滿堂,在狹小香港家居坐得擠迫,可食飯時各有心事拉鋸而變得滿有距離。比如太保的妻子,就在飯桌前表現不滿女婿,到電影後段更似是知道丈夫秘密,而貌合神離;至於袁富華的一家更是教會信徒,兒子從小亦已知父親秘密,而往往在飯桌前單打,甚至不容父親靠近孫女,都像把家人置於千里。

兩人秘密,就是隨異性戀社會掣肘,結婚生子養兒育女挨更抵夜……終於,兒女出身,壓抑多年的同性愛才稍稍釋出。是故來到浴場同志友人的飯桌,反能輕鬆,談眾人的相識相遇、忘年愛慾,甚至打情罵俏。至於兩人在家中煮飯,太保的大快朵頤,對比在家中妻子說女婿買來了大閘蟹,卻沒有雅興品嚐——雖說最後都陪妻子同吃,但已是差天共地的感情表露。

其實,電影與文學,都愛呈現家人用膳,不過說到香港娛樂電影,數來數去拍得最多食飯場面的,可能只有葉偉信,尤其初入行執導的《爆裂刑警》及《朱麗葉與梁山伯》,至於近十年的《葉問》系列,雖說動作場面多,但都有食飯飲茶的人物角力。食飯場面拍得動人的話,比動作其實更好看。

《叔.叔》惹人聯想的,畢竟會是同性情慾居多,然而因為食飯場面,或容讓香港電影稍緩對「動作」的預期——遑論兩男埋身為打鬥抑或性愛。這又更教人想到日本經典導演小津安二郎的電影,全都見食飯場面,而且更把鏡頭拉低,如叫觀眾坐在戲中人物身前;有說小津是為了避開場景中的器材電線,才把鏡位調低,豈料就成了簽名式樣,教幾代日本電影人都以這種角度拍攝飯局,盡見眾生。

畢竟,家庭飯桌,可能都是故事人物的另一個心臟,卻受制於「家和萬事興」的傳統心結,於是各自的不滿衝突,就在飯桌前壓抑轉化,卻偶因按捺不住,宣之於口。表面平和與暗裏交鋒,倒是另一場心理分析的戰地。

是故說《叔.叔》作為同性愛電影,已非關出櫃,更不像把壓抑形之於外,如去年《翠絲》要說的易服;反而,收於長者心中的秘密,就在飯桌前的感情表露,溫柔單純,就像飲食的基本安慰。

撰文:陳嘉銘

娛.文.樂

陳嘉銘,以文字品評娛樂,用筆桿敲擊文化。在大學教授電視電影,於生活敬愛動物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