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火煲劇】《消費陷阱大解構》另一場時代革命

【文火煲劇】《消費陷阱大解構》
另一場時代革命

美國紀錄片《消費陷阱大解構》(Broken)分為四集,以不同題材揭示商人暗黑營商手法蒙蔽消費者,由回收垃圾的騙局、繞過法例的電子煙、內地A貨化妝品到殺死無數人的名牌傢俬,從美國出發、到香港、內地、馬來西亞、羅馬尼亞及瑞典等地,揭露一場場的消費陷阱。
撰文:龍華琛

美劇《消費陷阱大解構》(Broken)
類型:紀錄片
導演:Sarah Holm Johansen、Steve Rivo

關注全球氣候問題的瑞典16歲少女通貝里(Greta Thunberg),於今年的聯合國氣候峯會上,針對世界領袖只追求經濟成長,持續忽視全球暖化問題,發表了一段演說,痛陳各國元首連用了多次「How dare you?(你們怎麼膽敢?)」一夜間無人不識,連地球最大持份者的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回應少女:「你還年輕,不明白地球是如何運作。」通貝里日前更擊敗香港抗爭者成為《時代》雜誌2019年度風雲人物,雖然這個結果惹來非議,不少人認為通貝里是借病在父母強推下宣傳,認為全球巡迴做騷的通貝里,是地球左膠一名,不過確實得到不少人支持。

石油公司騙局

《消費陷阱大解構》中的一個單元《回收騙局》(Recycling Sham)就直指垃圾回收問題根源,不在於我們有否覺醒多回收膠樽、少用膠袋,而是源於塑膠製造商以及石油公司,因為塑膠就是石油的副產品。由戰後嬰兒一代後,每十年以倍數增長的塑造製品,預計最終會在2050年,海洋的塑膠垃圾比起海洋生物還多。北美的七種回收垃圾當中,只有兩種有回收價值,其餘的都只當一般垃圾處理並將垃圾輸出至香港再轉運至深圳,本來妥善處理還好,但遇着不法商人燒垃圾山,釋出廢氣成霧霾元凶,害到自己,於是立法不再接收外國垃圾,但人類製造的垃圾又沒有減少怎麼辦?

通貝里在氣候峯會一句「How dare you?」令她一夜成名,連普京也要回應。

國家政策縱容

歷年來的社會宣傳是「個人減廢」,但原來這種方式源自1971年的美國公共廣告,出資宣傳的卻是石油公司,換句話說,所謂的源頭減廢,早被財雄勢大的集團誤導應該自己垃圾自己處理,將真正源頭蒙蔽。除此之外,國家政策縱容也是地球的共犯,一代又一代的政客,扎根百年的財團,置地球於不理。通貝里一句:「How dare you?」說穿了也是場下一代埋單的時代革命。

由戰後開始,過去數十年間,塑膠製品急劇上升。

潛入深圳搵假唇膏

《消費陷阱大解構》的其他三個單元,也揭露世界各地的消費陷阱,當中包括名牌化妝品及電子煙,甚至傢俬也殺人無數。

《化妝品之亂》A貨膠唇膏

探討全球興起美妝KOL,令市面上多了不少自家產的新化妝品牌,有少女為追上潮流,於網購以極低價格買入唇膏,豈料用錯假貨,唇彩用上強力膠水,少女差點賠上嘴巴。節目中的美國私家偵探走入羅湖商業城及深圳一帶,發現一支Chanel唇膏只需8元人民幣便有交易。

《電子煙大亨》青少年上癮

講述時興而又未被規限的電子煙,踢爆新興品牌巧用60、70年代向青少年推銷的模式,將電子煙打入年輕人的市場。恰巧電子煙內的尼古丁足以令發育期間的青少年難以自拔,令全美大概有七成高中生對電子煙欲罷不能,雖然最後法庭限制該電子煙品牌宣傳,可惜為時已晚。

《致死的抽屜櫃》傢俬有期限

著名傢俬店櫃桶因安全問題,令不少孩童在家中發生意外而受傷甚至死亡,深入調查才發現,傢俬店早知道產品有問題。片中踢爆創辦人本身是親德納粹主義,他們非法鋸掉羅馬尼亞國家公園森林裏的大量木材,以保持低價的競爭力,為保持利潤,很多傢俬其實並不堅固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