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果之得名,因似「佛頭」──但,原來佛祖釋迦牟尼的那個並非「髮型」。按佛經記載,他剃掉頭髮,一是堅定出家的信心,再不還俗;二是顯示跟傳統僧團有區別;三是為了修行方便,克制慾望。成佛後,頂上長出菠蘿頭般的圓形物體,不是頭髮,是肉,是三十二相之一的「頂髻相」。肉髻有古印度視為吉利的螺旋紋。
在台灣天天大吃釋迦清心潤肺排毒,甜蜜芳香軟糯以外,也好奇查探「身世」,長了知識。
台灣的釋迦主要有鳳梨釋迦和大目釋迦,前者表皮一整片,吃時去皮切塊,如鳳梨爽脆清香。而後者表面有顆顆突起之鱗目,熟了微裂,瓣狀果肉可掰開分吃,白肉黑籽分明。但未熟的釋迦好難吃,肉又硬又澀,果販教我用膠袋盛着(別封口)悶一兩天,或放通風處熱水壺旁催熟,必須讓它「呼吸」。
有點感慨:大家讓釋迦呼吸,舉頭三尺有神明,釋迦可令我們呼吸?為什麼這半年來,港人面對政警黑勾結種種不公義,數萬發山埃催淚彈,濫暴濫捕也濫告,圖滅「星火」凍結捐款,明目張膽趕盡殺絕,隔天便有被跳樓被浮屍被無可疑自殺的新聞,生死均難呼吸?昏庸的主子,無能的奴才,暴戾冷血的黑警(在粉嶺九巴車禍6死39傷慘劇中談笑風生!)──人在做天在看?為什麼釋迦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