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員工陣線:為手足與病人發聲

醫管局員工陣線:為手足與病人發聲

【本報訊】逆權運動持續半年,近月不少新工會成立,擔任工會工作,有機會被秋後算賬。新成立的「醫管局員工陣線」(陣線)籌委張嘉祺直言「相比其他手足俾人打到傷晒,係荔枝角到𠵱家一路都冇得保釋出嚟,坐咗100日,我哋損失嘅都係一份相對安逸嘅工作,我唔叫付出咗好多」。另一籌委羅卓堯相信,「我哋夠人多,夠團結嘅時候,大家去保障大家,佢哋唔敢郁我哋」。工會在政治風暴中成立,除關注政治議題,聲援三罷,另一目標是為員工及病人權益發聲。外國曾有醫護因勞資問題發動工潮,羅卓堯說,在不阻礙緊急服務下,工會日後有需要時或會發起工業行動。

醫管局員工陣線的7名籌委及20多名核心成員,都是透過telegram群組而認識。羅卓堯是東區醫院外科病房護士,張嘉祺是財務部行政助理,兩人分別入職醫管局約三年及約一年半。

羅卓堯指,過去半年和理非舉行無數集會遊行,勇武派也升級,但政府未回應市民訴求,他希望政治立場相近的工會組成聯盟,若再出現如航空界員工被打壓的事件,可聯手抵抗白色恐怖。陣線其中一個目標,是保障同事參與工業行動權利。

轟局方向政權獻媚

陣線另一個目標,是守護醫護專業及病人權益。最近醫管局重申醫院內不宜舉辦集會,又發信指會「嚴肅跟進」被捕員工等,卻沒譴責警方在伊利沙伯醫院外施放催淚彈。羅卓堯表示,醫管局處事雙重標準,「點解醫管局可以容許警方,喺醫院範圍出面放催淚彈? 嚴重危害返工同事同病人,跟住佢(伊院)開個空氣清新機就算數。院方有冇嘗試積極尋求呢啲(催淚彈)成份係咩?我哋覺得佢好雙重標準,好似係向政權獻媚嘅狀態」。

除了或會因應全港三罷而有聲援行動外,羅卓堯表示日後若有其他議題需發聲,陣線或會考慮發動工業行動。面對公營醫療體系爆煲,陣線也關注醫管局內部人手流失問題。「係一個死亡螺旋,中層keep住走,工作環境keep住差,同事keep住冇士氣,其實係一個結構性問題」。

陣線作為全港首個跨職系的醫管局工會,至今已接獲約800名員工申請成為會員,張嘉祺希望有一成即約8,000名醫管局員工成為會員,「𠵱家香港搞工會冇咩保障,團結人係我哋最大保障」。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