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青年留港 不甘做澳豬

澳門青年留港 不甘做澳豬

【雙城生活】
【本報訊】2019年,對澳門人來說或許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因政府不單連續11年派錢,習近平亦親自到澳門參加回歸慶典,讚揚澳門「自覺站在國家整體利益立場上考慮問題」。2019年,對香港人來說或許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反修例事件持續半年,被捕人數超過6,000人,運動至今仍然沒有平息的迹象。兩個身份交錯的港澳人:一個是在香港工作的澳門人,一個是在澳門工作的香港人,他們入鄉隨俗後,對兩地未來又有甚麼想法呢?

與大多數來香港讀大學的澳門人不同,23歲的黃健朗在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畢業後,選擇留港發展。過去半年,他近距離觀察反送中運動,對香港人「死都唔跪低」的堅持十分欣賞。提到在「連登」討論區,澳門人常常被標籤為「澳豬」,黃健朗一笑置之,他認為香港人眼中的「澳豬」,是指注重物質生活多於精神滿足、認為回歸後「好食好住,又有錢派」的澳門人。

有澳門人指當地有智能燈柱,監控無處不在。

見港人奮力抗爭感鼓舞

黃健朗大學期間曾返澳門參選立法會,雖然最終落選,但他仍繼續支持澳門民主運動。澳門民主派是議會中少數,黃坦言︰「無力感當然有,香港人抗爭咗咁耐,暫時都係得個桔,澳門又可以做到啲乜呢?」眼見港人過去六個月奮力抗爭,黃健朗感鼓舞,認為澳門民主派仍要繼續努力。

相反,在香港土生土長,大學畢業後到澳門工作的90後阿N卻說,港澳兩地薪酬待遇相差不遠,而且澳門節奏較慢,升職機會亦多,所以不少香港人都會選擇到澳門工作。自認「黃絲」的N,逢周末會回港,過去幾個月曾在港以「和理非」身份參與反送中遊行的N明白,澳門的監控遠比香港多,亦知道早前曾有人召集於澳門聲援港人,但最終不獲司警批准。選擇於自由較少的地方生活,N稱︰「喺澳門做嘢,梗係要入鄉隨俗跟佢哋玩法啦。」不過N強調,若香港需要支持,他會立刻返港。

假如人生重來,要在香港和澳門二擇其一,兩人將如何取捨?黃健朗承認難以選擇,他認為追求安穩的生活,似乎澳門的生活較適合;然而,他亦認為「香港人反抗的態度又有啲適合我」。黃健朗表示,香港和澳門是命運共同體,最好做一個「雙城人」。N則會選擇澳門,因澳門福利較好,人工亦較高,雖然澳門的教育制度一般,但澳門政府會以獎學金支持澳門人到海外留學,然後再回澳工作,故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