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抗爭運動持續逾半年,因政府拒聽民意及縱容警暴,風波至今仍未平息,殃及各行各業。多個零售業龍頭先後發盈警、透露盈利暴跌甚至錄得虧蝕;原是飲食業黃金檔期的聖誕節,業界估計生意額或下跌25%致損失35億元。飲食業失業率亦已升至6.2%的近年新高,一切恍如大蕭條的前奏。
《蘋果》近日走訪全港多個甲級商場,發現人流不再,其中九龍塘地標商場又一城即因為損毀嚴重自11月中停業後一直未能重開,廣東道海港城今年亦罕有地未有設置大型聖誕燈飾。聖誕旺季銷情不再,由名店到零售小店能否捱過新年頓成疑問。不過,本報走訪逾百間面臨困境的小店,六成表示不割席,堅持爭取五大訴求。
記者:林穎嵐 金敏琍 謝頌昕
攝影:麥超億 林 熊 徐雲庭
《蘋果》近月訪問全港近120間小店,發現七成半皆陷於虧蝕狀態,約三分一更指若衝突持續恐怕最終會結業,但對抗爭者仍普遍採同情及支持態度。被訪店舖之中,大部份認為今次零售業困境的罪魁禍首是特區政府,逾六成被訪者認為政府應「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以解困局。面對可能結業的噩運,仍有逾六成支持爭取五大訴求。
七成不滿施政報告
《蘋果》的問卷調查,涵蓋全港119間小店,行業包括衣履、首飾皮具、運動用品、電器、手機、小食、文具、五金、美容等。調查發現,受訪者對一直漠視民意的特首林鄭月娥怨氣甚深。多達74%對施政報告表示不滿或強烈不滿。一半被訪者直言,6月反送中運動爆發以來,生意額暴跌近五成,17.6%被訪者生意額更是暴跌近九成。41.3%店舖每月虧蝕1.5萬至4萬元。雖於零售及經營環境惡劣,但他們普遍未有怪罪抗爭者,66.4%被訪者認為零售及經營環境惡劣最大罪魁是特區政府。
對於特首及特區政府採取甚麼措施才能解決本港眼前困局,被訪者普遍認為強硬措施只會適得其反,建議以宵禁及出動解放軍解決困局的被訪者,只佔0.8%及1.7%。63.9%人認為,若政府希望解決困局,應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34.5%則認為特首應辭職及實現雙普選。
現時困擾商戶最大的問題之一,是店舖租金昂貴,但業主又不肯減租共渡時艱,被訪店主中,約有11.8%店舖月租達4至5萬,15.2%月租更達6至10萬。但反送中運動以來,已向租客表明願意減租的只得10.6%,如鳳毛麟角,減租幅度一般介乎5%至20%,當中亦業主只肯提供「減冷氣費」一類小恩小惠。
業主企硬 少數肯減租
若不景氣持續,有33.6%被訪者會考慮結業以應付無止境的虧蝕;25.2%選擇減價應付,23.5%用積蓄暫時去應付虧蝕。綜觀而言,他們對前景看法灰暗,多達57.1%被訪者認為眼前的零售及經濟困局,恐難有解決之時,20.2%認為至少要一至兩年才能解決困局。28間(23.5%)已有意結業的被訪店舖之中,打算「今年底前」、「明年上半年」、「明年下半年」結業的大約各佔三分一。
即使陷於如斯困境,但仍有多達63.9%被訪者誓不割席,表示仍然支持爭取五大訴求的抗爭者。不少被訪者均在問卷中,更留言支持抗爭者,呼籲他們要「注意安全」、「要平安」、「香港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