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檢專員稱「秉行公義」法律界斥選擇性檢控

刑檢專員稱「秉行公義」法律界斥選擇性檢控

【本報訊】反修例運動至今逾6,000人被捕、數以百計人被控,外界批評律政司對示威者作政治檢控,早在今年7月接連有律政司檢控官匿名發表公開信,斥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檢控決定考慮政治因素,又稱受很大政治壓力。刑事檢控專員梁卓然在《香港刑事檢控2018》年報中指,對某些涉及政治事實背景的案件被指為政治檢控感到遺憾及難受,強調檢控人員整年在「秉行公義者」的崗位盡忠職守,持正獨立進行檢控。有法律界以7.21事件僅少數人被拉被告為例,反映警方及律政司選擇性檢控。

今年7月底先後有律政司刑事檢控科律師及檢控人員撰寫匿名公開信,指摘鄭若驊檢控具政治考慮,更批評梁卓然未能做好把關角色。律政司刑事檢控科昨發表年報《香港刑事檢控2018》,梁卓然在序言中稱對「政治檢控」的指控感到難受,強調執法機關並非刑事檢控科的委託人或委託部門,檢控官會考慮證據後決定應否提出刑事檢控,並決定控以何罪以確切反映所涉刑責,稱職責是確保所有被告獲得公平審訊,「我們不會不惜一切代價令被告入罪」。

郭榮鏗: 7.21僅少數人被控

他又指,檢控人員會評估所獲的證據能否支持合理機會達致定罪,並考慮檢控是否符合公眾利益,稱政治或涉案人士的政治背景都不是決定檢控與否的考慮因素,「檢控人員的職責並非探究犯罪主因或背景的是非曲直」。梁續指律政司是為了香港的福祉代表公眾檢控,即使工作日益不討好及面對種種批評和責難,定必同心緊守崗位,迎難而上,莊敬自強,以秉持公義為己任,致力維持優質檢控服務。

法律界立法會議員郭榮鏗指目前最大問題是選擇性檢控,如元朗7.21白衣人襲擊事件,至今只有少數人被捕及被控,反觀示威者則大批大批被拘控,反映警隊及律政司「亂拉亂告」,招惹政治檢控之嫌,「最大問題係應拉嘅唔拉,唔應拉嗰啲就走去告」。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亦批評梁卓然掩耳盜鈴,指律政司內部早有人撰寫公開信,質疑律政司獨立檢控能力岌岌可危,「啲證據上法庭係擺唔到上枱,要drop case(撤控),一單係咁兩單係咁」。
■記者梁穎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