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嶺公路車禍】
【本報訊】專營巴士服務獨立檢討委員會今年初提出45項改善巴士安全建議,惟多項建議至今仍未落實,至明年底為止,尚有逾八成,即逾5,000輛巴士未加裝安全帶;巴士路線風險評估亦未完成,而巴士司機特別更14小時上限檢討後更維持不變。立法會議員譚文豪批評政府龜速改善巴士的安全,報告大部份建議未有執行,要求政府盡快劃死線,落實加裝安全帶等建議。
記者:曾偉龍
香港專營巴士服務獨立檢討委員會針對去年大埔19死巴士車禍,今年初發表報告,提出45項改善建議,其中加裝安全帶最受關注,報告建議就巴士上層安裝安全帶進行成本效益分析,運輸署與巴士公司落實在三年內為約1,900部現役雙層巴士上層乘客座位加裝安全帶,預期明年約有700輛可以加裝,連同約400輛上下層均設有安全帶的新巴士,至明年底將有約1,100輛巴士有安全帶,預計2022年有逾3,000輛配置安全帶的巴士在路面行走,但仍只佔現時全港逾6,000輛現役巴士的半數,即仍有約半數巴士未加裝安全帶。
報告又建議試行時速30公里低車速限制區,運輸署原預期今年內可於中環及深水埗推行試驗計劃,惟署方早前向區議會交代,計劃延遲至明年第二季才有細節。
特別更14小時維持不變
巴士司機工時過長被指影響行車安全,報告建議檢視特別更14小時工時,但檢討完成後,運輸署指引維持該更上限為14小時不變。訂立較細緻的安全表現指標、巴士行車記錄儀作實時警報、成立專責科技小組等建議更未見有進展。
立法會議員譚文豪質疑,大埔意外去年2月發生,報告今年1月發佈,運輸署至今仍停留在「開小組討論」的層次,實際建議鮮有落實,認為政府應就巴士加裝安全帶劃下死線,並盡快採用安全技術。
譚文豪又不滿政府的效益分析導致拖延,「人命就係人命,唔係計效益,有技術應該盡快做」,不滿署方未有交代部份建議的落實進度,透明度不足。
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建議立法規定巴士上層乘客佩戴安全帶,政府可補貼加裝安全帶費用,並建議巴士進行防撞測試和檢討巴士結構,加強防撞能力。
運輸署助理署長黃志光辯稱已大部份落實和推展45項建議,巴士公司將於一年內完成全部路線風險評估,新購入巴士除配備安全帶,亦加入電子穩定控制系統和車速限速系統。
運輸署回覆指,會繼續跟進專營巴士安全事宜,並因應粉嶺公路意外,檢視及研究加固巴士車身設計,督促巴士公司加快安裝安全帶等安全設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