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角力】
【本報訊】社福界罷工委員會周二開始發起「警告式罷工」,昨日為最後一日。中環愛丁堡廣場晚上舉行「堅持才看見希望」集會,回顧三日罷工活動,促請政府回應社會「五大訴求」,大會表示逾1,500人參與。有社工背景的候任區議員陳劍琴表示,反送中運動尚未完結,呼籲市民將「抗爭生活化」延續運動,直至政府有回應。有前線社工則指,成立工會有助發起更具規模的罷工,呼籲港人積極參與及組織工會。
記者:羅智堅 張文鈴
社福界罷工委員會昨晚在愛丁堡廣場舉辦「堅持才看見希望」集會,旨在將憤怒化為堅持,讓港人和下一代因為堅持而看見希望。
職工盟主席吳敏兒上台發言指,香港制度未有禁止行業組工會,認為今次運動是契機,讓社福界透過罷工活動凝聚更多力量組成工會,影響各行各業。
籲抗爭生活化
吳敏兒續指,社工在社會上擔當重要角色,在反送中運動中幫助很多青少年,有社工更因此被捕,感謝社工付出,期望未來會有全港性、最多僱員參與的大罷工。
有社工背景的荃灣祈德尊選區候任區議員陳劍琴表示,感謝一眾社工用公餘時間幫助運動中有需要的青少年,又指整場運動未完結,要求平反每場被政府定性為「暴動」的運動。她呼籲市民將「抗爭生活化」延續運動,直至政府回應訴求。
過去三日罷工的前線社工林小姐表示,過去半年觀看直播示威衝突,難以平伏情緒,甚至無法入睡。她最深刻是參與罷委會的流動文宣站,認為港人接受程度比她想像中高,但前提是獲得工會保障,又指要發起更具規模的罷工,透過成立工會動員尤其重要。
而昨午有2,000人參與社福界罷工委員會發起「香港人權法案請願遊行」,希望各個尊重人權的國家和香港一齊捍衞民主自由,促請通過類似美國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2,000人遊行請願
遊行起步前,代表發言的梁姑娘表示,政府是製造大型社區創傷的始作俑者,縱容警暴令大批抗爭者流血受傷,批評警方在示威現場濫捕社工。遊行隊伍到澳洲、意大利、英國、日本、美國及加拿大等駐港領事館請願,沿途高舉「Fight for Freedom,Stand with HK」橫額。
由於遊行人數眾多,參加者一度走出金鐘正義道行車線,有警方指揮官要求遊行人士返回行人路。其後有防暴警員按指揮官指令向遊行人士推進數十米,聲言有機會作出拘捕,惹起在場人士不滿。擾攘一輪後,警方允許開放其中一條行車線。罷委會發言人曾紀南表示,隊伍向八間外國駐港領事館遞交聯署信,認為遊行人數比想像中多,批評警方早知行人路無法容納所有參加者,理應盡早開放行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