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後加「樹擋」巴士迷:擋樹椏就得

山竹後加「樹擋」巴士迷:擋樹椏就得

【本報訊】粉嶺公路大車禍肇事九巴撞樹後車頂被削去,近年多宗巴士意外都出現車身或車頂被劏開情況,令人關注巴士物料是否足以保障乘客安全。九巴表示,就巴士物料問題,會繼續向巴士製造商反映。不過,有資深巴士迷認為,巴士公司既要提高營運效率,又要平衡環保及安全考慮,採用較輕的鋁及玻璃纖維作為車身物料是大勢所趨。

稱鋁製車身為國際趨勢

涉事九巴型號為亞歷山大丹尼士E500 Turbo,英國製造,五年車齡。研究巴士逾20年的巴士資訊網營運助理郭樹仁表示,巴士車身採用鋁及玻璃纖維物料,好處是輕身從而增加載客量,亦可減少耗油量。他認為,以鋁合金製造巴士車身為國際趨勢,即使用比鋁更堅硬的物料,效果未必更佳,一旦發生意外,反而有機會引起其他情況的傷亡。

車禍現場昨晨解封,肇事路段已加設水馬。

九巴現時有逾4,100部巴士,香港巴士資源中心姓吳負責人表示,車禍涉事巴士型號是本港巴士公司主要使用的型號,如計算同一型號不同長度在內,估計佔九巴巴士數目約一半。他續稱,以前俗稱「熱狗」的非空調巴士為鐵殼車,車架以鋁架及鐵皮製造,比較硬淨,但耗油量較大。而本港的巴士主要型號在歐洲製造,本港亦跟隨歐盟廢氣排放標準,故巴士公司採購巴士時,要考慮成本效益、環保及安全等,以致座位都要以輕薄為主,有生產商已因應本港巿場度身訂做座椅。

吳認為,本港使用的巴士型號在歐美亦有使用,「香港巴士唔算脆弱」。他解釋,假若全車加裝安全帶及加強車身安全物料,必定會減低載客量,加上本港交通經常擠塞,屆時乘客又是否接受?去年颱風「山竹」襲港之後,九巴引入51部上層車頭架設「樹擋」的巴士,主要行走新界路線;新巴城巴部份行走港島包括赤柱、石澳及山頂等山路較多之路線雙層巴士,上層車頭兩側亦設有「樹擋」,阻擋山邊垂下或伸出的細小樹枝損毀車頭玻璃纖維。吳稱:「擋吓樹椏就可以,撞大型物件都係唔得。」
■記者姜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