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警暴太多 獨立調查始能解結

指警暴太多 獨立調查始能解結

【本報訊】《逃犯條例》修訂撤回後,運動未有平息,警暴取而代之成為市民關注焦點。90年代曾任警監會﹙監警會前身﹚成員的大律師沈士文指越多的結越難解:「半年裏面,畀市民印象唔係一個人或者一team(小隊)警察行為嘅問題……去到個階段,市民點解覺得咁唔公平或者委屈?係太多呀!」他質疑警暴反映結構性問題,警隊作為紀律部隊「有force﹙武力﹚然後仲有冇disciplinary﹙紀律﹚?我真係唔敢講」,相信惟有「擴充版」獨立調查委員會才是出路。

批評政權縱容

超過四分一世紀的執業生涯,沈士文做過不少探監工作,他談起「行家」現時到警署接觸被捕示威者時也感無奈:「等5個鐘頭,理由千奇百怪,(警方指)嗰個人唔係呢個警署、太多人被捕佢冇紀錄,後尾過咗一段時間又話喺呢個警署,然後又冇房」,他回想自己過往若過了20分鐘還未獲安排會見客人已要求落簿投訴,「好多好多我哋以前從來冇聽過嘅原因,點解𠵱家佢哋會提出表面睇係唔合理嘅原因呢?呢個係咪結構性問題?」

曾擔任警監會成員6年的沈指,以往警察行為確受監管,「舉例講去財仔借錢,炒得!俾人證明到同黑社會有關係,炒得!你同市民抄牌講粗口,市民對你講粗口你反駁講粗口,即刻記落簿到」,但至2019年,警察卻公然辱罵示威者「曱甴」,以粗口對待市民,沈指警方一度要求立辱警罪,「其實普通人一般印象係唔需要再成立辱警罪,因為佢哋已經自己成立咗」。

沈士文指,政權縱容警暴成為市民的心結,「其實《蒙面法》剩係掩住一邊嘅面,就係好好例子,令我哋解釋到市民點解覺得唔公平」,「過咗6個月,咁多片、咁多市民投訴,包括7.21,然後一個警察都冇錯嘅,𠵱家4點鐘(警方記者會),畀任何片佢睇佢都話警察冇錯,剩係statistic去睇,本身已經唔可信啦,咁樣咪解釋到市民點解唔接受,唔信囉」。

他強調法治精神重大環節在於政府,包括警隊依法辦事,「違法嘅話一定要接受check and balance(監察)」,至今惟有獨立調查委員會可以嘗試還市民公道。
■記者梁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