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場傳統銀行分行銳減、電子銀行服務未普及,隨着虛銀漸成熟,即使無現金回贈、無里數、存息與市場相若,仍吸引不少用戶「轉會」。然而外國模式未必能在本港成功複製,主要是港銀分行及櫃員機多如便利店,加上大部份銀行已發展e-Banking業務,若無「着數」,似乎難吸引精打細算的香港人。
海外少打價格戰
虛銀與傳統銀行最大不同在於全數碼化,不設實體分行,用戶僅能透過手機App及網頁使用服務。本港首家虛銀眾安銀行昨宣佈分階段試業,卻無正式披露將會以特高利率搶佔市場。事實上外國虛銀甚少打價格戰,開支主要用在科研、產品設計及宣傳上。
英國金融科技發展領先全球,2013年至今新批46張銀行牌照,部份以金融科技公司起家。本報記者較早前曾訪問當地港人,他們稱當地人大多不太在意存息高低,反着重虛銀服務全新體驗。先講遙距開戶,翌日即收提款卡,同時省卻預約落分行開戶程序;外幣兌換滙率與Google Search一樣,意味銀行無收收續費。虛銀Monzo近日更推出新功能,聲稱可提早一日出糧,用戶亦可設定包括消費、賬單、儲蓄等細項上限,以有效管理財富。
基於方便、易用及人性化,帶動英國虛銀註冊用戶量大升,個別更有逾百萬用戶,當中以Revolut及Monzo搶佔最多份額,分別有700萬及350萬用戶;惟兩者仍未扭虧,去年分別蝕約4,000萬美元及5,8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