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騰華質疑,黃色經濟圈不可能成事,反問憑甚麼判定商家是藍是黃?又說香港奉行自由經濟,應該以服務品質取決而不是黃藍政治。
謠言幾時成真?當官方闢謠。
黃色經濟圈有無成效?當官方也說無成效,便肯定已有成效。否則官府不會看上眼,不會花精神點評,要潑冷水也是因為溫度太熱。
黃色經濟圈不可能是核彈炸死敵人,但也絕對不是打飛機自我安慰。
TVB異動,裁員消息四起,話事人或者泊車仔執位走人,你真相信只是正常調動?真相信只是為了重整架構?廣告大跌,消費者杯葛,就算不是致命傷,也是送你一程。
TVB一批三四線藝人開心撐警合影,事後驚恐症發作,叫人不要share,「會死人㗎」。為甚麼撐警見不得光?除了是品味惡俗、智力有問題,還要擔心被消費者起底割席,影響代言合約。某爐具公司特意發聲明,表示已經和TVB一位曹姓藝人合約結束,互無瓜葛。為何商家要煞有介事和藝人劃清界線,因為該藝人撐警,而商家明顯害怕和撐警扯上關係,影響生意。
這就是黃色經濟圈的威力。
黃圈一方面幫助同路人有生意有收入同步過冬,另一方面則是杯葛打擊藍店,讓其寢食不安。譬如你看見中資銀行或者某些餅店,門口長期圍封,或者乾脆招牌不亮燈,有咁低調得咁低調,就是怕被裝修,損失慘重。
你不忍心嗎?你覺得過火嗎?其實你看不見的是,紅色經濟圈這幾年正用核彈級的破壞力做相同的事情。
任何商家公眾人物,只要被標籤為「辱華」「港獨」,便會被玻璃心愛國消費者群起攻之杯葛之無休止,你不道歉撤退下架收不了場。請問當香港的藝人因為一句「登記做選民」或者戴了口罩而被大陸的紅色經濟圈封殺批鬥取消商演合約的時候,你邱騰華局長有無走出來,義正辭嚴的指責這些行為違背了自由市場原則?有無勸喻愛國小粉紅理性消費不要摻入太多政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