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粉嶺公路昨發生6死大車禍,死者包括上層乘客,意外中肇事九巴左邊車頂更遭削去。近年多宗巴士意外都出現車身或車頂劏開,退休理大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指,近年巴士車廠商選用鋁及纖維作車身物料,目的是減輕車身重量節省燃油成本,但壞處是物料防撞力不堪一擊,一撞即散令車身或車頂揭起,乘客安全欠缺保障。
建議乘客避坐左邊位
今年3月西隧的九龍入口管制區發生嚴重車禍,一輛密斗貨車死火停在高速公路,司機打開尾板準備卸貨時,一輛雙層城巴駛至直撼貨車,貨車尾板劏開巴士車頭,車長當場死亡。盧覺強指,巴士車身物料改用鋁和纖維為世界趨勢,除因物料較鋼鐵輕,亦不易受銹蝕影響,較耐用。然而,以鋁作車頂或車身支架的防撞力較弱,他指最理想的物料是鈦金屬,因為既輕身又夠硬淨,但成本貴十倍或以上。
昨日車禍中死者包括多名上層乘客,其實近年多宗巴士車禍中,上層左車頭都是重災區,去年2月10日,一輛滿載馬迷的872號線九巴,於大埔公路近大埔滘松仔園失控翻側釀成19死逾60人傷;另外2017年9月一輛城巴在深水埗鏟上行人路,造成3死的車禍,唯一一名死亡的巴士乘客是坐在巴士左上層。
盧覺強指出,巴士左邊座位是危險位置,建議「左邊唔好坐」,而上層又較下層危險,因司機扭軚是左邊靠路邊,過去亦發生巴士鏟上行人路後,左上層撞向唐樓簷篷的致命意外。至於最安全座位是下層右邊中間位置「最矮嗰幾排」,因為撞車通常是車頭或車尾被撞,所以車頭車尾位置亦不建議坐。
他指,一般而言下層較上層安全。如要坐上層,盧覺強指要盡量避坐車頭,因一旦擋風玻璃撞破,而乘客又無扣上安全帶,便有機會被拋出車外,而樓梯後幾排座位相對較安全。他特別提醒,「有得坐就坐走廊位」,因為一旦翻車,車窗最先落地,靠窗的乘客可能被其他乘客壓着,變成人肉沙包。
■記者謝頌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