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屋目標不升反降兩萬伙公屋供應未達標 輪候恐突破六年

建屋目標不升反降兩萬伙
公屋供應未達標 輪候恐突破六年

【房策報告】
【本報訊】公屋平均輪候時間高達5.4年,政府最新公佈長策十年建屋目標,以預期未來新增住戶數目下降為由,將推算未來10年需興建的房屋減2萬伙至43萬伙新低,其中公營房屋佔30.1萬伙,但政府覓得土地僅可建27.2萬伙,意味尚欠2.9萬伙,連續六年不達標。有立法會議員直斥政府「篤數」,公屋聯會亦不滿政府在公屋輪候有增無減下,仍然降低公屋量,憂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會突破六年。
記者:譚靜雯 曾偉龍

政府昨日公佈最新長遠房屋策略周年進度報告,公私營房屋比例維持七三比,估算2020/21年度起的十年總房屋供應目標將減至43萬伙,較上一年度的45萬伙減少2萬伙,為歷年新低,當中有30.1萬伙公營房屋,包括21萬伙公屋、綠置居,以及9.1萬伙資助出售房屋。私樓供應目標由13.5萬伙減至12.9萬伙,當中包括港人首置上車盤。政府承認覓得的土地只足夠在未來10年興建27.2萬伙公營房屋,尚欠2.9萬伙才達標。政府自2014年底起公佈十年建屋目標,公營房屋供應從未達標,但供應缺口亦由2019/20年度的6.7萬伙,收窄至最新的2.9萬伙,為歷年第二低。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解釋,未來10年總房屋供應目標減少兩萬伙,是因為預期未來新增住戶數目會下降,並指數字是由政府統計處及差估署估算,否認是「造數」壓低供應目標。他承認5.4年的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是過長,政府面對非常大的壓力。

政府最新未來10年總房屋供應目標由去年45萬伙減至43萬伙。資料圖片

立會議員斥政府「篤數」

去年報告將「明日大嶼」計劃列為《施政報告》下的覓地措施,今年報告卻隻字不提,陳帆解釋長策按已知事實估算,不會加入未落實的項目,強調不會放過任何拓地形式。

報告又披露,全港居於不適切居所的住戶數目為11.91萬個,較去年增加2.14%,當中2.12萬個居住臨時構築物、8.65萬個居於劏房等。

公屋輪候冊申請逼近26萬宗,公屋供應目標不增反減。房委會委員兼立法會議員尹兆堅斥政府「篤數」,「為咗條數好睇,打腫面充肥仔」。他估計,現時樓價高企,市民自住能力和意欲較低,造成住戶數量增長放緩。

公屋聯會總幹事兼房委會委員招國偉稱,預計公屋輪候冊申請數字有增無減,一般家庭平均輪候公屋時間將增至六年,「嚟緊仲會有人申請公屋,但長策公營房屋數字供應唔加仲減,令人失望,接受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