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郊區】澀甜柿子

【東京郊區】澀甜柿子

【東京郊區】 柿子是很獨特的水果。只有它成熟以後,不僅果肉越來越軟,而且越透明,不久變為天然的果凍,然後又翻身為美味的液體,最後水份蒸發,只留下一層皮兒。可是,先剝皮後風乾的柿子,倒成為有咬頭的柿餅。我姥姥生前每年秋天都做柿餅,等到元旦我們去給她拜年,才從吊繩上摘了下來。那味道,過了這麼多年我都懷念不已。

眾水果中,有澀甜兩種的,也似乎只有柿子吧?好像姥姥就說過:做柿餅用的是澀柿子。是風乾過程把澀味去走的嗎?似乎也聽過姥姥講:酒精會去走澀味,所以在風乾之前給柿子抹上燒酒。

從前我住在加拿大的時候,家附近有韓國便利店,到了秋天在店前擺出很大很漂亮的柿子賣。那柿子真美,使我無法抵抗。當我打開錢包購買之際,老闆娘似乎提醒我說了甚麼。可是,當時我的英文還不太靈,再說韓國太太說英語的口音也不少。總之,我點了頭,可其實沒明白她的意思。

用燒酒去走了澀味

回到家,我就拿水果刀剝皮後切成塊,等不及待地放在嘴裏了。特澀!但是也有柿子的好味道。雖然很澀,但也很甜,可還是非常澀,澀到我從來沒有嚐過的程度。沒辦法吃下去,又捨不得扔掉,我繼續吃幾口,後來還是投降了。我估計,韓國人是有辦法去掉那澀味後吃的。恨不得問,但溝通不順利,可惜得很。

最近在大學,有職員給我吃柿子。

她說:這是澀柿子,用燒酒去走了澀味的。

我問她:究竟是怎麼做的?

她回答說:先把柿子用燒酒弄濕,然後就放在塑料袋子裏密封起來等時間。

原來,她有個朋友每年都從產地寄來一箱澀柿子,總不忘把澀味會消失的日期寫在紙片上的。時間到了,她就從容不迫地打開袋子把裏面的柿子拿出來,既甜又軟,簡直跟從蓬萊仙島到來的寶物一般。

我家每年從產地和歌山收到甜甜蜜蜜的富有柿。一整箱的柿子,一收到就得趕緊裝在冰箱裏,免得它轉眼之間變成果凍、飲料。

記得姥姥其實蠻喜歡吃軟柿子。我小時候也很喜歡,因為它口感簡直不像是天然物而像是精緻的甜點。我對已故姥姥的回憶,很多都圍繞着在她身邊吃過的美味。這大概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吧。

撰文:新井一二三 / 日本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