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選,工黨固然大敗,傳統第三大黨自民黨黨魁落選,自民黨已潰不成軍,於是黨魁立即辭職,工黨郝爾彬則厚顏不願即走。
香港沒有執政黨,但有一個由建制派組成的「政府黨」,一般稱為「保皇黨」,由工聯會、民建聯、經民聯、自由黨及新民黨組成,政府黨雖無嚴密結構,但極受西環影響、協調,在議會上做騷可罵政府幾句,但到了關鍵時刻,永遠投票支持政府方案,即使是明知死硬的「逃犯條例修訂案」,政府黨暗地裏大罵之餘,還是不敢公然反對,卒之累死香港。
「政府黨」在區議會選舉大敗,比英國工黨更不堪,那麼黨魁要不要辭職?政府黨黨魁自然是特首林鄭月娥,她的獨行獨斷,讓政府黨候選人在區議會慘敗,她辭職沒有?當然不。她道歉了沒有?有的,但只向政府黨選舉失敗者道歉,沒有向廣大市民道歉。她還厚着面皮,聲言要委任失敗者加入不同的公職機構,獎賞那些輸得灰頭土臉的人物,實在是侮辱全體選民,連幾位敗軍之將也覺得不好意思,聲言不接任命。
這位黨魁堅決不辭職,勢必同政府黨攬炒,連累2020年的立法會選舉。林鄭對政府黨候選人的公開支持,勢必是死亡之吻。近日政府黨員不約而同,已逐漸對政府黨黨魁疏離,行遠啲,「同佢唔係好熟」!民建聯主席李慧琼在立法會大罵政府局長,言辭狠辣,令局長非常難受,等於是變相罵林鄭。要知道,林鄭以前是不容忍她的團隊受議員責罵的。
一位資深深藍絲時事評論員也發表文章,表示中央應研究更換特首的機制,大富豪何柱國更是公開批評林鄭犯錯,令人矚目。看來建制派見大勢不妙,開始考慮Plan B了。一於「棄帥保車」,希望明年的立法會選舉,仍可力保多數席位,以免西環無面目見中南海領導人。
看明年的立法會選舉,目前氣勢在泛民一邊,一來在區議會奪得三百八十多個議席,財政資源大增,有利在各區建立網絡,拉攏選民,二來建制派選民在未來有老化,減少趨勢,歸天一個便少一個。相反地,泛民選民則年輕化,明年又多了一批年滿18歲的選民,經「己亥之變」,12歲至17歲的中學生幾乎盡是黃色,以後每年擁護泛民的選民逐年增加,此消彼長之下,選票六四比有擴大至七三比的可能。今個月的會計師公會選舉,六位年青親泛民會計師全部當選,其他准許專業人士個人投票時的功能組別,於明年立法會選舉極有可能由泛民奪得議席。「政府黨」當然明白這個形勢,難怪深藍英文專欄作家在南華早報警告,一定不能有雙普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