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訪】曾俊華:港教育不合時宜 需學習操縱科技 軟技巧勝硬知識

【財經專訪】曾俊華:港教育不合時宜 需學習操縱科技 軟技巧勝硬知識

曾俊華不管赤字、不問政治,退休後再復出,聚焦科技和教育。他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在科技發達年代,「軟技巧」遠較「硬知識」重要,批評現行教育制度不合時宜,「以十九世紀的課程、二十世紀訓練出來的老師,教育新生代迎接廿一世紀的挑戰,是有些問題」。對於自己意見與政府、建制人士有差異,他笑指,「咁你要問吓佢哋啲仔女做緊乜嘢,身體很誠實」。
記者:黃珮琳

訪問間多次提到教育的重要性,曾俊華直指想培育出更優秀的新一代,香港教育制度需作出根本改變,批評課程、老師跟不上時代轉變,「仲係咪要教細路5位數除3位數?要唔要學搵square root?甚至好多hard fact,明朝邊個皇帝做咗啲乜,不如畀個電話佢撳吓」,相反,教授批判思維、溝通及合作技巧顯得更為重要。

保泰人壽資深顧問曾俊華及創辦人顏耀輝。何耀勤攝

嘆政府似「航空母艦」

不過,曾俊華對教育制度的剖析,與政府、建制人士卻有大差別,他笑指,「咁你要問吓佢哋啲仔女做緊乜嘢,(佢哋)講出嚟嘅和身體語言有少少唔同」。縱橫官場幾十年的曾俊華慨嘆政府、教育局似「航空母艦」缺靈活性,需要時間轉身,難直接落命令改變,但很多事情「可以在民間由下而上,作出小片、小片嘅改變,多咗改變就可以成為運動,推行就更加方便」。

互聯網、科技大爆發,教育自然不能與科技切割,他提醒大眾要了解科技發展、繼續學習,「唔可以被科技、人工智能推走,反而要學習如何操縱(科技),令呢啲人工智能成為我哋嘅工具」,提升社會到另一層次。

儘管極力迴避,政治也會找上你。對於刻下興起的「黃色經濟圈」,身為保泰人壽資深顧問的曾俊華答得巧妙,「好明顯我哋係粉紅色」,在壁壘分明的時局仍有一絲生存空間。

社會撕裂,更甚是爆發信心危機,他直言如何重建互信這問題「好heavy」,但也試着解答,「你要人哋信任你,你要先信任人,亦唔好太快對每件事情做判斷」,甫見面已斷定某種顏色或立場非好開始,應該要以開明及包容態度交流,蛋並非只批評年長人士。分享到了解年輕人的方法,他說面談是不二法門,自己亦不時走入學校與年輕人交流,「大家傾吓偈,講自己嘅期望,擔心啲咩,我都好多話題同佢哋傾。」

不信中環「換血」

有講法指中環正在「換血」,中資機構不願意相信港人員工,取而代之是陸續摻入內地員工,曾俊華答得斬釘截鐵,「我唔信呢啲咁嘅嘢,唔請香港人請咩人箒?」,並大讚港人高質,具備衝勁、創作能力、執生能力、推廣能力等,稱只能在香港才能培育出這些優質因子。

如今香港卻失去幾代人,不少人選擇避走他方,曾俊華稱無法勸人留下,坦言「如果有好多人移民,當然會好可惜」,又指本地人對本地發展相當重要,「若移民(認真)係一個問題,也可考慮利用科技解決」,指科技已打破地域界限,無礙港人繼續為香港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