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黨左傾大敗 - 左丁山

工黨左傾大敗 - 左丁山

英國大選結果,有些出乎意料之外,選前英國所有民意調查都認為保守黨遙遙領先,可以輕易取勝,但幾乎所有政治評論員都想不到保守黨竟可以取得1987年以來最大(戴卓爾夫人黃金時代)勝利,而工黨則遭受1935年以來最大挫敗,英國國會選舉與香港區議會選舉同樣是單議席單票制,工黨在1950年以來都長勝的Blyth選區都輸掉議席,可見選民唾棄工黨。

工黨一位前任議員表示,2017年時,保守黨工黨對脫歐的立場相差無幾,所以文翠珊在選舉得不到甜頭,只能慘勝,但這次2019年12月12日大選,工黨形象已變成是一個阻撓脫歐議案通過的反對黨,於是被脫歐派及工人階級徹底放棄,改投保守黨一票,導致形勢大逆轉。

但保守黨一舉奪得650席中之365席,比多數席326席還要多出39席,一黨獨大,首相約翰遜的脫歐方案可確保在下議院通過,英國硬脫歐或不軟不硬脫歐已成定局,結束2016年夏季以來的拖拖拉拉情況,對英國民眾來說,未嘗不是一個解脫。但約翰遜憑脫歐政治,脫歐民族情懷,今日雖則稱雄一時,徹底打垮工黨和留歐派,但脫歐之後,英國如何處理英國與美國、中國及歐盟的經濟貿易及政治關係,仍然是一個未知數,脫歐後的英國經濟往何處走,是好是壞,現在沒有人能夠預測,故此市場追捧英鎊,可能只是一時興奮。脫歐興奮派對過後,英國一覺醒來,能否經得起與中國的關係走下坡嗎?約翰遜與特朗普兩位脾氣急躁領袖能真誠解決英美矛盾嗎?是約翰遜表演時間了,成功則為英雄,失敗將為狗熊,以他的個性,「自我毀滅」不是沒可能的一回事。

工黨之敗,除了脫歐立場舉旗不定之外,黨魁郝爾彬和他的競選團隊訂下的經濟政策太左傾,也是一個很大的失敗原因。英國商界、富有人家大多是留歐派,但郝爾彬提出的富人稅,加稅,增加公共開支,策略性國有化等,都是資本家最討厭的,在脫歐與郝爾彬之間,兩害取其輕,富裕選民力捧保守黨是意料中事。奇怪的是一般普通工人階級,也不熱心支持工黨的加稅和增加福利政策,很明顯是英國工人階級並不熱衷於極端左傾(Far-left)。英國選舉的結果,令美國特朗普信心大增,美國選民比英國人更討厭左傾福利主義,偏偏民主黨候選人的政策全是左傾主導,不為大部份選民所喜。除非民主黨選出彭博為總統候選人,特朗普預料可以順利連任,習近平還要繼續面對這位討厭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