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專題:偽環保生態樂園 豪客熱融南極

國際專題:
偽環保生態樂園 豪客熱融南極

繼淪陷了的澳洲大堡礁和泰國沙灘後,南極成為豪客最新生態遊樂園,爭相在急速暖化的極地化為烏有前,將冰天雪地盡收眼底;搞手說帶團是為教育大眾珍惜眼前,但連團友都心知肚明,極地每多一人,融雪就快多一分,若真愛護這片大陸,不如不見。

自1911年探險家阿蒙森(Roald Amundsen)踏足南極,地球最南的一方淨土注定難再清靜。以他命名的混燃電子郵船上月底全球首航,載着430名旅客到訪「地球的心臟」,近距離觀賞可愛企鵝群、巨鯨翻浪和懶洋洋的海獅。18天團入場費每位7,000歐元(60,819港元),附露台和私人按摩浴池的豪華房要25,000歐元(217,230港元);更豪華的極地團還備有潛水艇和隨團管家;超級郵船SeaDream Innovation後年出發的88天南北兩極團,最貴兩間26萬歐元(225萬港元)雙人房早被訂下。

現時在南極不時見到科研船隻(右)和郵輪(左)的蹤影。

近距離觀看極地動物是南極旅遊一大賣點。

今年旅客近八萬

南極開放旅遊50年,這片公認最冷、最不宜人居的大陸,自1990年後漸成熱門旅遊點,每年11月到3月就有生態團,限定在西北面南極半島峯和對開半月島遊覽;旅團對象為手頭有餘錢、遊遍世界的退休人士,以美國和中國客居多,南極旅社協會預計今年度約有78,500旅客,比去年上升40%。

「阿蒙森號」上沒有賭場和舞池,取而代之是顯微鏡和科學講座;一名英籍旅客登岸前恪守導遊叮囑,小心翼翼掃走衣衫上的貓毛,以免在極地遺下入侵物種:「我們已破壞地球,可不想連南極也破壞。」挪威人卡爾森就不理三七二十一,撲通跳進-3℃海裏,水聲嚇到附近企鵝。他冒出水面後說:「這是非一般海灘,能體驗一次真過癮。」

無論為科研還是豪遊,結果殊途同歸:人類到訪,正正加速南極消亡。作為全球最大儲水庫,南極過去50年氣溫上升3℃,比地球平均暖化速度快三倍,西部冰川融解情況尤其嚴峻。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教授和極地專家霍爾坦言:「南極最好只留給企鵝和研究員,但人類無法滿足於隔岸遠觀,只有盡量維持南極環境低碳和低風險。」

每人逾五噸碳排

知易行難,去一次南極,連機程在內平均每人造成逾五噸碳排放;法國女客拉佩爾對此不無歉疚,但很快說服自己:「做人總有取捨,我就不會為陽光沙灘飛這麼遠,那不值得留下這麼大的碳足迹。」

上述方程式未計輪船污染,即使如何改良綠化,不免排出煤煙和黑碳,令雪地和冰面變黑,吸收太陽熱能,加速融解;德國環保組織Nabu交通政策主任戴森納說:「前去觀察和保育這片陸地的人其實為地區帶來危害,令它不再原始。」與妻同行的德國客赫夫肯說得坦白:「我們想在南極消失前,親眼看看壯麗的風景。」

「阿蒙森號」公司行政總裁堅持,旅遊有助感化普通人做南極大使:「當人們看到這環境和動物多美麗,了解相關知識,自然會珍惜。」但赫夫肯夫婦說:「我不認為可獨力改變世界;最好別讓人來南極旅遊。」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