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睇內地經濟最淡 料明年保六失敗 僅增5.7%

野村睇內地經濟最淡 料明年保六失敗 僅增5.7%

【本報訊】國家統計局昨公佈11月經濟數據,上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8%,高於預期;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升6.2%,亦高過預期。分析指反映內地基建由投資期進入生產期,料明年保持向好。惟經濟增長能否保6,大行分歧,其中野村料明年經濟僅增5.7%,睇得最淡。
記者:李海澄

中央有意對明年經濟增長目標放淡風,路透引述消息人士指,內地計劃將明年經濟增長目標降低,由今年的6%至6.5%下調至明年約6%,並透過增加國家基建開支,抗衡經濟增速大幅放緩。

受累於外圍貿易戰及國內債務問題未解決,內地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多間大行近月發表報告,明年經濟增長預測均徘徊於6%以下。其中野村睇得最淡,昨日稱,有見地方政府債務及地產投資回落,以及預期中央或會將人民幣貶值,以抵銷強勁的出口阻力,人民幣兌美元將出現下跌的趨勢,料明年內地經濟增長5.7%。

料續放寬房地產政策

野村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指,雖然經濟增長低於6%,不過國內企業仍然能提供1,400萬個職位,料失業率不會向上。他又指,美國在貿易談判中所削減的關稅數字不大,對經濟增長幫助不大。另外,該行認為地產銷售是明年影響中國經濟的重要指標,預計中央會進一步放寬房地產緊縮政策,解救經濟。

昨日內地公布一系列數據,國內及海外投資企業增加值造好,分別增長3.7%及3.2%。採礦業增加值按年增5.7%,按月增加1.8個百分點;製造業增長6.3%,按月漲1.7個百分點;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符預期,增5.2%;至於今年首11個月房地產開發投資按年增長10.2%;首11個月網上零售額按年漲16.6%至9.49萬億元。

內地基建步入生產期

內地今年以來經濟數據一直表現受壓,對於上月數據回暖,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輝指出,中央實施的政策對經濟有積極影響,而網上零售增長速度加快,亦有助提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內媒《第一財經網站》引述中國原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表示,從周期上看,中國經濟已經到達階段性底部,預計今年全年GDP增長不會低於6.1%。

ING銀行大中華經濟師彭藹嬈則認為,數據勝預期主要受惠基建由投資期進入生產期,「基建才是真正拉動經濟的因素,亦能提升就業率」。她預測,受惠基建因素,明年上半年經濟數據「持續向好,沒有隱憂」,下半年則視乎明年初基建投資力度,料加上5G發展動力,內地經濟增速約5.9%,「5G投入下,基建發展可減少,因為基建始終要發債,債項或會上升,所以經濟降低對其依賴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