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化危機】「地球着火了,但逃生窗口越來越難去到」,是過去兩周在西班牙參加聯合國氣候大會的一名氣候政策專家,在加時兩日馬拉松談判、各國仍然無法在重要議題達共識,所發表的沮喪感想。大會本擬展現全球落實應對暖化危機的共同意願,結果以一份軟弱的宣言收場,全球碳排放貿易安排問題未解。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對大會結果感失望。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25次締約方會議(COP25),本月2日在馬德里召開,197國代表要為明年落實的2015年《巴黎協定》敲定規章。大會原定上周五結束,但閉幕時間一再推遲,終於在加時40句鐘後昨日結束,是25年來最長氣一次,通過宣言呼籲各國以更大野心對付氣候變遷,無論是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幅度上,還是對最易受暖化影響的窮國伸出援手方面,要做得更多。
碳排放貿易安排未解
然而,令大會一再加時的議題之一,即國際碳排放限額買賣安排,各國始終無法達成一致,主要是因為巴西和澳洲等國家,堅拒放棄在上代協議《京都議定書》生效期間所儲下的「碳積分」。有關問題現要等多一年,由明年11月蘇格蘭格拉斯哥COP26處理。
導致大會加時的另一棘手問題,是各國是否願意進一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根據《巴黎協定》,各締約國列出自發遵守的控制排放量行動,例如改用再生能源、植樹、建造節能建築等;但即使結合全部措施,地球氣溫上升幅度仍太大。歐盟國家與最受暖化影響的細小島國,大力推動增加減排力度,但美國、澳洲和沙地等國反對;而全球第一及第四的「碳大國」中國與印度堅持本國當前減排計劃已足夠。最後各國只同意在COP26時提出較進取的減排計劃。
不少氣候談判的觀察員都對談判嚴重拉鋸感驚訝。「憂心的科學家聯盟」氣候政策專家邁耶氣惱地說:「由1991年首次氣候大會開始我已出席這些談判,但從未見過像這次般,跟科學說我們需要做的與世人要求我們做的,完全脫節。」觀察家與不滿的代表譏說,今次會議完全違背了本屆大會「坐言起行」的口號。聯秘書長古特雷斯失望之餘,表明不應放棄明年達到專家提出減排目標。
美國被指「立心不良」
政府應對氣候變遷拖拖拉拉,世界各地每周都有憤怒的年輕人上街。出席大會的14歲美國氣候行動領袖比利亞塞尼奧爾直斥「COP25辜負了我們,今年又失敗了」。瑞典少女通貝里前晚亦推文批評多國政府辦事不力。「COP25 看來崩潰了……但我們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各國中最受批評的是明年退出巴黎協議的美國,被指「立心不良」,在多個重要議題上攪局,包括有關資助遭受天災的窮國重建的安排。非政府組織ActionAid氣候項目負責人辛格怒斥說:「美國持續阻止世界幫助因氣候變遷而遭逢巨變的人。」
法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