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之王」鍾民頴 授明年投資錦囊惠理薦內需新經濟股

「金錢之王」鍾民頴 授明年投資錦囊
惠理薦內需新經濟股

【財經專訪】中美貿易戰達成首階段協議,港股急升,美股破頂;外患暫解,惟香港的政經問題仍在水深火熱。與星級分析員陸東等同獲封為「金錢之王」的惠理集團(806)投資董事鍾民頴,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傳統香港企業在來年的前景確實充滿挑戰,仍需要時間「養傷」。但他坦言投資機會「絕對有」,只是揀股時要更多耐性,並做好風險管理,他看好內需及新經濟這兩大板塊將於明年搶盡風頭。
記者:李芷珊

港股走勢隨中美貿易談判跌宕起伏,鍾民頴相信,首階段關稅協議達成後,美國總統大選周期隨即開始,雙方可能稍為停火。短期內他較擔心戰雲密佈的金融戰,而過去半年從中美交手,已看到蛛絲馬迹,「金融領域的惡性競爭,例如雙方在資本市場的合作被封殺,未來幾年會斷斷續續困擾大市」。他續指,兩個超級大國在這一代如何走下去,無人知曉,雖然雙方無疑是互相競爭,但期望可以做到「鬥而不破」,「最壞的現象:若出現新冷戰的話,大家都無好日子過」。

惠理鍾民頴表示,不少新經濟股的長遠價值仍未被市場發掘,宜及早吸納。陳嘉樂攝

美團9月打入惠理十大持倉。資料圖片

阿里11月來港上市受追捧。資料圖片

基金揸重阿里美團

從宏觀層面去看,他亦指,短期全球經濟可能未有大改善,整體消費增長亦會放慢,若全球利率可維持偏低水平,「舉新債養舊債,頂住先」。惟在這環境下,企業盈利很難有大幅增長,除非有個別行業、公司表現出色,「否則的話,估值上調相當難發生」。

惠理一向奉行價值投資,擅長「由下而上」揀股。他透露,若純粹以恒指去看,團隊只是剛開始揀股,逐隻成份股考量,「整合去看,好可能恒指本身無盈利增長;有的話,可能都是幾個百分比。」他相信,以內地業務為主的香港上市公司有較大機會爆出,特別是自身業務有增長的一類,並認為現今環境之下,現金流穩健、有一定派息能力的公司相對值得考慮。

惠理的成名作、旗艦股票基金「惠理價值基金」,由年初截至11月累升25.2%,明顯跑贏恒指同期只升2.02%。基金持倉最重的是美股阿里巴巴,持股比重進一步增至10.7%;美團(3690)亦由今年9月首次打入十大持倉,至上月已僅次阿里,持股比重大增至9.1%。問到為何看好新經濟股,他笑稱「用行內術語來說就是一片藍海」,中國屬於一個較大的經濟體系,有空間讓行業拓展,但他強調,即使是護城河,如何「深化」及「廣化」才是這類公司屹立不倒的關鍵。

「一個企業長遠的價值,未必只局限在接下來一年、半年的市盈率」,他坦言,如今去拜訪公司,跟行業溝通時,發覺不少新經濟模式的公司,其長遠經濟價值,仍未被投資市場發掘,「我們希望可以行早一步,可能早些部署」。他透露,團隊擺放很多時間研究電子商貿、網上平台等新經濟模式,因為這類股票跟傳統不同,「部份可能無PE、部份可能PE好高」,故不能用固有方法,「(揀股)好大的成份都是對人的判斷,特別是公司管理層,他們對創業營運的理念。」

看好醫藥及乳業股

內需板塊亦是基金的心水之選。以藥股為例,他認為雖然難以擺脫政策風險,但大趨勢「相當之好」,因為內地民眾在醫療及藥物的平均開支,仍處於較低水平。藥股種類五花八門,他建議投資者可考慮行業龍頭,或者具備三個條件的企業,包括在研的新藥產品線(Pipeline)具多樣性、研發能力強,以及透明度高。

A股貴州茅台近半年穩佔基金十大持股之列。他指,白酒消費在內地市場已經改變,「不是誇張送禮的代表,是真正的國民消費」,整個行業的增長跟內地經濟相若,約5%至6%,加上受惠消費升級,高利潤的產品反而越受歡迎,故支持企業的盈利及股價表現。另外,他亦看好乳業股,因為產品受貿戰及經濟周期的影響較低,加上較容易符合普遍消費者的口味,生存空間較大,而「進口替代」趨勢的日漸普及亦有利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