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校友Y到上海總會吃午飯,一樓冇位,上到三樓坐低,問部長近來生意如何,部長話:「低位反彈啦,近日好旺,日夜都掂,我地會員好捨得食嘅,只要交通正常,佢地就會返晒嚟。」
咁就好啦,生意回復正常,大家心情都好啲。睇老友阿碌專欄,前星期佢坐高鐵到汕頭食牛肉(佢睇怕已食到上癮,去完又去),發覺汕頭食肆生意大不如前,旅遊景點水靜鵝飛,與今年五月情況,完全不同。阿碌周圍問,得到嘅印象係內地經濟增長急速放緩,食客人數大幅度降低,一間名店竟然中午時分全無一客。汕頭冇示威遊行都係如此局面,可見經濟與市面狀況,關連甚大,香港目前不見內地遊客湧至,未必全與示威衝突有關,一般內地人如非好有錢,都會識得慳錢,唔嚟香港消費嘅啫。
不過一位女性朋友L就話內地豪客不知有幾多,唔信可以去中建大廈一位女名醫診所睇吓。女名醫肯定係「星球人」,診所內擠滿講普通話女士,全部係不惜腰間錢來香港做檢查嘅。朋友L話:「幾個月來,從未見到女名醫診所人流疏落,內地女豪客唔知幾多,不過可能佢地減少咗睇完病之後就落置地廣場血拼啫。」
香港嘅高端服務始終不愁冇生意,只嫌人才供應不足而已。
坐坐吓,見到二十呎外一張枱有一位女士與朋友好好傾,望真啲,乃張大姐也,向佢招手,佢全無反應,於是傳一個短訊畀佢:「我坐在你對面!」張大姐一睇完電話立即望過嚟,隨即行過嚟講:「唉吔,我好蒙,視力唔係好清楚。好彩係你啫,曾經有一個朋友因為坐在我附近,我睇唔到佢,畀佢嬲咗一輪!」張大姐之後話:「我睇你在專欄講泰皇蒲眉蓬在1973年臨危任命法政大學校長為首相一事,好感動,蒲眉蓬真係叻得緊要,泰國人拜服泰皇,好有道理。」張大姐之言,令左丁山想到,泰國係君主立憲制,泰皇無實際政治權力,但蒲眉蓬在位期間,堅決不以公謀私,設立基金做慈善、扶貧,每年到農村巡視農民生活狀況,到各大學主持畢業典禮,於是積累到空前未有之道德力量,歷年以來憑政變上台之軍人全不敢動他分毫,人民奉之曰神明,故此每在危急關頭,泰皇可以發揮精神領袖之道德力量,往往一錘定音,軍頭不敢不從。最近香港特首到曼谷簽商業協定,唔知佢有冇試圖了解昔日蒲眉蓬之「無權勝有權,虛君勝軍事強人」嘅道理呢?唉,可惜今日泰國已非蒲眉蓬年代,有高不可攀之聖君在前,後人怎可能超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