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隨着雞尾酒療法發展,愛滋病在現今世代已不是「死刑」,比較像是可控制的慢性病,但有愛滋病非牟利機構指出,香港對愛滋病污名化仍然持續,機構冀政府能投放資源多作宣傳及支援病人。
「膠劇」仍有歧視橋段
香港愛滋病基金會總幹事劉燊燊指,雖然社會對愛滋病認知逐步提升,但不少電視劇當仍看到對愛滋病污名化橋段,「個女急救員意外俾針筒拮親自己,跟住就哭喪咁話唔可以同男朋友共用筷子……其實愛滋病病毒一旦接觸空氣就好快死亡」。
劉又指,年長愛滋病病毒感染者若透露病歷,要找到合適的院舍便十分困難,「好多護理員都仲會問抱愛滋病人、幫佢換床單掂到啲體液會唔會被傳染」。她認為部份感染者長期感受到旁人特別目光,或「收埋」自己,不願接受外界幫助。吉利德亞太彩虹基金今年向香港愛滋病基金會資助約41萬元,明年推出針對年長HIV感染者的援助及預防服務,料可惠及50人,包括提供上門看護服務等。
■記者王春怡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