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史上最成功的運動總裁 - 喬靖夫

MONDAY:史上最成功的運動總裁 - 喬靖夫

前任NBA總裁史坦(David Stern、圖)上星期驚傳因腦內出血接受緊急手術,執筆本文前這幾天都沒有看到最新消息,可能暫時情況已經穩定,祝他能夠度過難關早日康復。可是在網路上看相關報道的留言區卻不禁搖頭嘆息,竟然還有不少球迷,僅僅因為2011年基斯保羅(Chris Paul)交易到湖人被聯盟否決一事而對他記恨,在這種時候寫下惡言。這現象令我深深覺得,做球迷真的應該多讀一點球壇歷史。

當年的CP3交易否決案當然充滿爭議,但是如果只因一宗事件,就概括一個在位長達30年總裁的功績,那實在是太過草率。尤其如果知道70年代末至80年代頭的NBA形象是何等低落,81年的總決賽甚至在電視只是錄播而沒有直播;再看史坦任內的聯盟經營得何等興盛,球隊的價值怎樣水漲船高,「史上最成功的職業運動聯盟總裁」這個稱號,絕非過譽。

當然史坦不只最成功,也是世上最幸運的總裁,先在升任前的79年,魔術手莊遜(Magic Johnson)與「大鳥」布特(Larry Bird)一對改變籃球歷史的宿敵降臨NBA;然後在史坦登位的84年,遇上NBA歷史上最佳選秀年,當中自然包括最偉大籃球員米高佐敦(Michael Jordan)。這樣的運氣真是千年一遇,也可說NBA注定要翻身大盛。

然而回首看,NBA在那個時代,有一個像史坦如此具雄心和目光的總裁,也同樣不能不說好運。在他正式當總裁之前,NBA與ABA合併、設立薪酬上限控制惡性競爭、嚴厲掃蕩球員吸毒等幾個重要動作,都是史坦的手筆,逐步把聯盟的基礎整治好;而NBA在他任內擴張到30隊、每次電視轉播續約都創天價新高、球隊成為價值億美元計的企業、聯盟化為全球追捧的國際化運動娛樂……這些發展如果你向一個80年代球迷預言,都是不可相信的。常說沒有Magic、Bird和Jordan,不會有今日的NBA,其實沒有Stern亦然。

喬靖夫
小說家+武道狂+籃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