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郵政局的錯 - 邁克

不是郵政局的錯 - 邁克

永遠的文青蘇某傳來西西新詩,左手寫的原稿字跡有點陌生,但人還是那個人,活潑頑皮清新亮麗,立即想起半世紀前在《學生周報》讀她署名「張愛倫」的短篇小說《路邊社》,如假包換五十年不變。詩題《郵政局》,古風撲面而來,那個「政」字很久以前已經被生活繁忙的新人類省下了,大概除了殷實的一代,沒有誰仍然戀戀三字經。最近重讀維珍妮亞胡爾芙的《戴洛維夫人》,文筆之摩登意識流之橫溢,常常教我忘記遊走在倫敦街道的甲乙丙幾乎是一百年前的古裝人,只有偶爾閃現的舊名詞如omnibus,善意提醒普通讀者書中人聽到的大笨鐘和我們的耳膜無關。戴夫人選擇嫁進上流社會,從印度回歸的舊男友上午突然到訪,她當然邀他出席該晚的豪門派對,口講無憑,還盛意拳拳補寄一封短信,他打個白鴿轉回到住處就收到了。這樣神速的郵政服務,法國人稱為pneumatique,靠地下氣壓管傳遞魚雁,不折不扣歷史文物,幸好杜魯福在《偷吻》叉開一筆詳盡展示運作過程,無緣寄快信的我們總算不至於一頭霧水。

哎呀,本來準備一字不漏抄詩騙稿費,美其名曰與讀者分享的,現在只剩下一百幾十字空間,真是失策。事不宜遲,抄得幾多得幾多,剩下的明天繼續:「沒有人要買郵票/可不是郵票的錯/沒有人來取郵包/可不是郵包的錯/沒有人想寄聖誕卡/可不是聖誕的錯/情人沒有收到情信/可不是愛情的錯/收不到朋友的來信/可不是朋友的錯/朋友收不到我右手寫的信/可不是我左手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