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鍾民頴縱橫投資界逾25年,見證金融市場大大小小的風浪。對於本港近半年的動盪,他認為雖然未至於對經濟造成「根本性的崩盤」,但憂慮國際金融中心的基石會因環境變化受到影響。
他坦言,無論身在哪一個陣營,對政治有何看法,大家的共識都是維持香港作為一個開放的金融中心,「呢個係香港唯一生存、存在嘅意義,所以連帶法治、開放嘅金融體系及聯繫滙率,都係唔郁得,諗都唔使諗。」
經濟未現根本性崩盤
社會不穩對經濟的負面影響逐漸浮現。鍾民頴表示,香港累積的財富經過三、四十年的大周期,以穩住經濟的角度來說是相當充裕,而最新公佈的外滙儲備資產亦有4,343億美元,足以支持社會運作開支幾倍,「暫時未見到根本性嘅崩盤,亦都唔覺會出現」。
不過,鍾民頴指有部份公司賺不到錢,甚至盈利倒退,是短期要面對的情況。
他亦分析指,純粹看恒指表現,雖然受壓,但無想像中惡劣。指數入面有很多中資企業,業務沒有受本港事件影響,股價相對穩定,某程度穩住恒指。
「從政治、社會角度,呢六個月可能係近五十年最動盪嘅時期。」他稱,香港問題的確要大家一齊去面對,例如在整個事件告一段落之後,如何重塑香港的角色,或者再度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他再三強調,守住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呢個就係我哋香港經濟或者社會重新上路嘅起步點,無論黃營、藍營、綠營,都係要咁行,如果唔係你都唔使講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