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自由黨黨魁鍾國斌表示,香港面臨外憂內患,中美達成首階段貿易協議,紓緩了外憂問題,內患仍未解決。立法會金融界議員陳振英認為,中美達成共識只能令預期負增長的經濟「未必負得咁犀利」,不足以扭轉香港經濟前景。
鍾國斌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中國承諾加大採購美國農產品已是中方的大讓步,美國贏到盡,但此舉亦可以平衡人民幣貶值,不過他亦覺得,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人反口覆舌,隨時可以推翻協議,所以仍要留意事態發展。他樂見中美達成首階段貿易協的共識,否則美國如期在今天增加15%關稅,連同之前已加徵的關稅,業界根本「無得做」。
陳振英認為,中美達成共識的項目本身爭議不大,但仍然要隆重地舉行簽約,反映中美雙方仍然存在很大分歧,只是雙方都礙於貿易戰持續已久,均要向國民交代,才達成今次協議。陳預期,貿易戰仍然要相當長的時間方能解決,而往後要再達成共識的難度只會越來越高,可能要到明年美國總統大選後才有較清晰的路線圖。
美議員:臨時承諾不可信
美國國會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發帖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從中國得到了一個臨時且不可信的承諾來換取大豆的出口」。美中國問題專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亦表示,協議除了暫時遏止局勢升級外,值得開香檳慶祝的成果極少,認為協議成本大而影響深遠,帶來的好處短暫而有限。
《蘋果》記者/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