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逆權運動持續逾半年,自6月起全港十八區均有市民自發築起逾150幅連儂牆。政府曾多次大規模清理各區連儂牆,惟市民「撕一貼十」,迅速將海報貼回。近日再有連儂牆疑被政府鬼祟「大清洗」,包括有「葵芳連儂美術館」美譽的葵芳港鐵站對出行人隧道、筲箕灣及西灣河東區走廊下的連儂牆等,惹來市民極度不滿。
市民不滿鬼祟進行
運動開始以今,不少市民藉連儂牆表達訴求、對政府的不滿、譴責警暴和抗爭心聲等。一張看似普通的便利貼,寫上各人的心聲後,再一張一張地貼上,形成色彩斑斕的連儂牆。有部份市民更發揮創意,創作不同類型的文宣,吸引途人駐足細心閱讀。連儂牆可謂整場抗爭運動的象徵之一,但反送中運動持續逾半年,政府近日頻頻跨部門合作「大清洗」各區連儂牆。多次展示巨型文宣的「葵芳連儂美術館」過去被多次清拆,但迅速被市民修復,相關部門人員昨晨疑又派員清洗,只剩鏟不走的「良知」小貼紙及用黑色噴漆寫上「星期日 維園見」、「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等字句。
另一邊廂,筲箕灣及西灣河東區走廊下的連儂牆,網上有影片流傳食環署職員於凌晨時分進行清理,多個警員在場戒備。有網民不滿政府鬼祟凌晨進行清理,亦有網民留言指筲箕灣早前出現退伍軍人症病例,批評食環署未有盡快處理該區的衞生問題,嘲諷「食環咁得閒去清潔無影響衞生環境嘅天橋貼紙同塗鴉」。
食環署職工權益工會早前發表聲明指,現時各區出現的連儂牆標貼乃非商業性的宣傳品,非商業性宣傳品必須由地政總署鑑定後,在有需要採取聯合行動時,食環署才會提供人手協助相關部門清理。
■記者張文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