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古惑仔》電影系列,堪稱是近代香港電影史中,俱有最完整「電影宇宙觀」的電影系列。之前曾說過,很多源自於電影原創,而基於票房大賣才製作出來的延續篇,因為多數都邊拍邊創作的關係,都難以繼承出一個超越三部曲,而且真正有着完整宏大世界觀的電影系列。
《古惑仔》系列優勝之處,在於本身就是改編自本地的長篇漫畫,背後早就有着一個連續劇般的世界設定,有點像今天的Marvel系列(雖然規模上未能比較),所以才能建立出一個完整而又可以不斷擴張的故事舞台。
這個由資深電影創作人文雋及導演劉偉強牽頭的《古惑仔》系列,正傳電影有六集,包括在1996年同年間一口氣推出,成功帶起《古惑仔》風潮的三部曲《古惑仔之人在江湖》、《古惑仔2之猛龍過江》及《古惑仔3之隻手遮天》,之後平均每年一部,分別是《97古惑仔之戰無不勝》、《98古惑仔之龍爭虎鬥》及最後的一部《勝者為王》。這六部都是以鄭伊健飾演的陳浩南為主角,講述他與一班兄弟在社團洪興中怎樣與其他勢力對抗,由第一集的銅鑼灣,發展到第六集的香港、台灣、日本三地黑幫鬥法的故事。這種結構,有點就像Marvel的Iron-Man,由對付恐怖分子開始,到最後打到上太空,拯救宇宙一半人口的成長方式吧。
而透過這漫長篇幅的六集電影,洪興這個社團,以至陳浩南以外的其他角色,包括他的兄弟,陳小春飾演的山雞,以至其他亦敵亦友的配角如吳君如飾演的十三妹、黃秋生飾演的大飛等,亦都像美式的系列電影般,慢慢地從配角開始,得到觀眾的留意與喜愛。
正傳電影之間的幾年中,另外幾部由系列衍生出來的電影亦陸續推出,包括由謝霆鋒飾演少年陳浩南的前傳《新古惑仔之少年激鬥篇》,同樣與洪興有關,涉及陳浩南的師傅大佬B的《洪興仔之江湖大風暴》,以及剛才提過的幾個人物就的獨立電影,分別是由山雞當主角的《友情歲月之山雞故事》,十三妹當主角的《古惑仔情義篇之洪興十三妹》(吳君如更憑此片奪得金像影后)及《欲望之城》,還有大飛當主角的《古惑仔激情篇洪興大飛哥》。
以上的,都只計算着有着正傳人物有主要關係的電影,而其實那個年代,還有大量同樣得到官方授權,甚至傳聞中未等到官方授權,而故事中同樣涉及到洪興這個社團的其他古惑仔電影,不過由於數量太多,都不再在這裏討論了。
每一個能夠成功的電影系列,都必備兩大元素──一群有個性而又可以不停成長的人物,以及讓人嚮往而又可以不停拓展下去故事世界。《古惑仔》在那個年代,憑藉着長篇漫畫的藍本而做出了香港系列電影的頂峯,然而隨着香港漫畫、小說等本土流行文化的巿場越來越難做,香港在未來要再一次成就出像《古惑仔》般的電影世界,將會是極難的事情。
不過電影就是夢工場吧,只要不放棄,「夢」還是有機會被打造出來的。期待着下一個更成功的香港電影系列。香港電影人,加油。
撰文:陳詠燊
奮鬥房
《逆流大叔》編劇、導演,寫了18年劇本,自覺最代表到個人思維其實係《追擊8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