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上月底的區議會選舉破天荒逾7成投票率,大量票站當日一早就擠滿等候投票的選民,部份票站特設「長者隊」,容許長者或行動不便者優先進入票站,隨即惹來輪候市民不滿。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稱,當局正考慮在明年立法會選舉為長者、殘疾人士等另設一條隊,方便他們投票,同時亦考慮限制進入點票站的公眾人士數目。
監票公眾人士數目設限
今屆區選有個別選區票站職員安排長者可優先進入票站,令在排隊的選民不滿,同時亦有建制派批評有人在投票後回到隊尾再排隊,透過長長的人龍窒礙長者的投票意欲。聶德權接受電視節目訪問時稱,當局會針對票站排長龍的問題研究措施,方便長者或行動不便人士投票,「希望能夠考慮一下,譬如話一啲情況之下,如果係一啲長者譬如65歲以上、或者係殘疾人士、行動不便嘅,係咪可以有一個比較人性化嘅處理,喺個現場情況許可之下,有另外一條隊畀呢一批(人士)」。
此外,聶又認為日後可能要限制到點票站監票的公眾人士數目,「你都知道啲票站有人數嘅局限,地方有限,咁所以第一你話完全無公眾人士,大家覺得唔理合,如果有公眾人士,係咪限個數目呢?如果你唔限數目嘅時候,咁係唔係會逼爆呢?」
至於今年初立法會已考察過的電子點票,聶表示,這做法是透過機器核算選票,及辨別選票的投票意向,希望在明年立法會選舉中的部份功能組別試行,因為功能組別的選民人數比地區直選少,風險較為可控。而電子投票方面,聶表明這涉及被黑客干擾等問題,未必會進一步探討。
民主黨主席胡志偉認為,與其設立長者隊,不如各票站做好調動,提供足夠指引讓票站主任因應現場排隊情況作彈性調動,限制點票站公眾人士數目亦如是。他指,今屆區選中就有票站因應公眾人士眾多而把座位變成「企位」,讓更多市民監票,若果「企位」也擠滿人才作出限制,市民不會「夾硬嚟」,故毋須刻意設限。
資訊科技界議員專業議政莫乃光則表示,他不抗拒當局試行電子點票,只是強調當局應保留候選人要求以人手重新點票的權利。他解釋,現時候選人可在點票過程中看到每一張選票,甚至在得票比例差距明顯時,憑目測預視到選舉結果,可是實行電子點票時,候選人可能因為看不到選票而有所擔心。莫續指,若實行電子點票,點票機須經過獨立認證,確保點票機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