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扶越糟】
【本報訊】林鄭政府越扶越貧。政府昨向扶貧委員會匯報2018年本港貧窮情況報告,本港去年貧窮人口進一步上升至140.6萬,較前年137.7萬增加2.9萬,是近10年有紀錄以來的新高,貧窮率達20.4%,每5人即有1人貧窮。在恒常現金福利如綜援等介入後,貧窮人口亦只能降至102.4萬,反映本港貧窮情況嚴重。
記者:王家文 曾偉龍
本港除了整體貧窮人口增加之外,長者貧窮的問題同樣惡化。雖然長者生活津貼於前年放寬資產上限及加推一層高額津貼,但無助改善長者貧窮狀況,甚至開始出現消化情況。在恒常現金政策介入後,去年長者貧窮人口回升至36萬,較前年增加2萬人,是2009年有紀錄以來最高,平均每3名長者,便有一人捱窮;貧窮率也回升至30.9%,微升0.4個百分點。
政務司司長兼扶委會主席張建宗曾預期在職家庭生活津貼(職津)經改良後,有助改善基層家庭生活,扶貧成效可於2018年反映出來。不過,最新貧窮報告顯示,在恒常現金政策介入後,去年非綜援在職貧窮人口達45.46萬人,貧窮率則7.7%,分別只較前年輕減4,500人及0.1個百分點。
政府解釋,去年貧窮人口和貧窮率在政策介入後仍微升,主因是人口加速高齡化,抵銷良好就業情況及政府加大扶貧力度的正面影響,又指居於非綜援住戶的貧窮長者中,逾八成沒有經濟需要,反映部份退休長者實際擁有一定積蓄。
發言人承認今年本港經濟顯著減弱,基層人士的收入以及就業前景或受到影響,政府會密切監察本港的貧窮情況,為基層家庭提供支援。
官員首避見記者
社區組織協會認為本港貧窮人口創新高,反映貧窮問題嚴峻,批評政府缺乏扶貧綱領,致政策失效。社協組織幹事兼扶委會委員施麗珊指貧窮問題牽涉甚廣,「(政府)成日覺得自己做咗好多嘢」,實情卻力度不足,促政府引入負稅率及提高長生津金額等,「剩番幾耐(任期)都要繼續做」。
社會服務聯會也指貧窮人口不跌反升,反映扶貧力度不足。行政總裁蔡海偉批評政府多年來拒絕訂定減貧目標,憂慮隨本港經濟向下,加上人口高齡化等,貧窮問題會惡化。
身兼扶貧委員會委員的立法會議員鄺俊宇批評政府扶貧政策不到位,結果越扶越貧,「舊年有140萬人貧窮,今年經濟環境轉差,貧窮人口未來肯定大幅上升!」促請全面檢討扶貧政策。
特區政府越扶越貧,難以面對公眾,當局更首次在公佈本港貧窮情況報告當天,沒有召開記者會交代報告內容或會見傳媒(Stand-up),只把報告上載扶委會網站了事。鄺俊宇批評政府鴕鳥政策,「唔想俾記者問到口啞啞」。政務司司長辦公室回應時並無解釋為何沒有召開記者會,僅稱政府已發出新聞稿闡述報告,並把報告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