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反送中運動至今仍未平息,公民實踐培育基金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撰寫的《反對修訂逃犯條例民間民情報告》昨發表總結報告。研究所主席及行政總裁鍾庭耀表示,林鄭月娥政府不斷誤判民情,未能及時回應訴求,結果運動由反特首、反警察演變至反極權,但最終會否變成反北京和反共運動仍屬未知之數。
研究以電話問卷調查、焦點小組及慎思會議,探討港人參與運動的原因、想法和訴求。研究所公佈民意調查,訪問1,007人,近七成受訪者反對修例、六成不滿警隊表現,及近八成認為政府應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鍾表示,運動由林鄭月娥一個小錯誤開始,誤解港人對通過修訂《逃犯條例》的象徵意義,港人感到自由和法治被侵蝕,故捍衞自由的核心價值,「反對一地兩檢、修訂《逃犯條例》都係朝呢個憂慮行去」,形容運動是自由主義對威權管治的角力。他稱,今次運動由反特首、反警察演變成反極權,政府陷入前所未有的管治危機,未知最終會否演變成反北京和反共。
陳太斥林鄭只顧媚京
他指出,反送中運動與雨傘運動相比,今次「無大台」,而港人自我研判及行動十分成功,令政權難以打壓;又指港人對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情緒仍高漲,而警隊濫權未有機制可制裁,認為獨立調查委員會可還各方一個公道。他認為中央及政府均有智囊團,但未知是否不敢講真話,以致不斷錯判形勢。對於港澳辦主任張曉明日前撰文提及23條立法,他憂慮一旦屬實,會令運動趨向更危險,「𠵱家冇要求中央做咩,如果推23條,成個運動走向會變得好危險」。
公民實踐培育基金董事陳方安生表示,林鄭拒絕回應港人訴求,只顧取悅北京,又批評政府再三漠視民間要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反而提倡成立檢討委員會,至今未公佈任何人選,做法令人質疑。
■記者王春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