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會調查權 稱要「看特首」

委員會調查權 稱要「看特首」

【本報訊】林鄭月娥近日放風暗示或會成立獨立檢討委員會,鄭若驊在親建制及左媒專訪中,對是否會在檢討委員會增加傳召及調查權力時,卻疑似卸責林鄭,稱「很多時最後都要看行政長官肯不肯去做」。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楊岳橋批評,鄭若驊現時態度如事不關己,猶如時事評論員般置身事外。

被指如時事評論員

港人要求獨立調查委員會追究警暴,惟林鄭以「次貨」獨立檢討委員會回應。鄭若驊於訪問中被問到能否增加傳召及調查相關權力時回應含糊,稱「呢個不講得」,並把責任卸向林鄭,「我們所有意見都聽,很多時最後都要看行政長官肯不肯去做」,然後由特首考慮大局作決定。鄭又在訪問中嘗試以個人例子為缺乏調查權委員會開脫,指自己2000年出任調查短樁公屋的小組時,小組亦沒有傳召權力,但調查對象全都願意合作。

翻查資料,當年短樁事件早因廉署接獲舉報啟動調查而曝光,廉署是案件主力調查者,而鄭參與的獨立建屋問責調查小組並非主要調查單位,當年有關方面更放風,指小組具備權力傳召相關房署及承建商人員作供,證明短樁事件需有調查權才可還原真相,鄭說法實有誤導公眾之嫌。

楊岳橋批評,律政司司長角色本身既是特首最高、最重要法律顧問,亦是法治把關者,但鄭對增加調查權態度事不關己,「佢本身就有重大責任鼓勵、推動特首作正確決策,但現時就成個時事評論員咁置身事外」。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就認為,將來整個問責團隊需要負責,除追究林鄭外,其他問責官員包括鄭若驊「無論點賴都難辭其咎」。他又指,調查是法定過程,如果單單是「檢討」,最後的結果一定不會令人滿意。

■記者陳珏明、黃頌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