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園捲仲裁案涉逾10億索償

海洋公園捲仲裁案
涉逾10億索償

【《蘋果》調查】
【本報訊】海洋公園前日公佈業績,虧損按年增逾倍,園方解釋是颱風山竹破壞及其他經營開支大增所致;不過,園方賬目披露,公園正與重建水上樂園的顧問公司於仲裁庭對簿公堂,單是支付法律及相關費用便撥出高達1.7億元,成為「見紅」另一主因。《蘋果》調查更發現仲裁案涉及的金額或高達10億元,而園方更可能另外面臨兩間承建商提出合共逾7億元的索償。獲借23億元公帑重建的水上樂園項目累計超支五成,有立法會議員批評園方和政府未有交代事件,園方則以保密為由拒透露仲裁詳情。
記者:梁御和 林偉聰

海洋公園日前公佈業績報告,公園錄得5.57億元淨虧蝕,其中「其他費用」的開支大增1.81億元(44%),是造成虧蝕的主因。報告指「其他費用」主要來自1.725億元法律費用開支,因海洋公園於2017年就大樹灣水上樂園項目,與顧問公司展開仲裁,當中涉及8,550萬元法律開支及8,700萬元「其他費用撥備」,惟未交代詳情。記者曾向園方查詢案件所涉的顧問公司及爭議內容等,園方以保密原則為由拒絕交代。

工期延長所致

大樹灣水上樂園項目於2012年提出,當時預算工程費為22.9億元,財委會以貸款方式向公園撥款,工程造價之後急升,最新造價達36億元,超支57%。仲裁雖然保密,但記者翻查資料,霍金路偉律師行合夥人關雨龍在其履歷中提到,自己在香港國際仲裁中心的一宗案件代表主題公園擁有人,涉及水上樂園的設計問題,仲裁另一方正是主題公園的顧問,牽涉金額達1.3億美元(10.1億港元)。

關雨龍另一份履歷中亦稱,有為香港「主題公園擁有人」就重建項目提供法律意見,包括兩個承建商就工期延長、額外工程等問題分別索償約4億港元及3.7億港元提供辯護意見。文件雖未點名,但香港兩大主題公園,只有海洋公園正進行重建。記者致電關雨龍查詢,對方拒評事件。

水上樂園項目涉及多間顧問公司,當中美國公司Water Technology Inc否認涉及仲裁。另向兩間顧問公司Aedas及Buro Happold則未有回覆;而分別負責地盤平整及建築的兩間承建商保華建業及金門建築亦未回應事件。

陳淑莊轟冇交代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淑莊認為事件若涉及逾10億元索償,「海洋公園財政情況點樣?嗰10億點畀?政府再借畀佢定喺出面借?政府無可能唔交代。」認為審計署應介入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