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有所謂「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繼去年8月要求網絡直播落實用戶實名制度之後,文化部日前高舉「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限制文化資訊傳播,甚至建議「網絡直播至少延播三分鐘」,令人譁言。網民對此的反應也異常激烈,有人甚至直白地指「越來越覺和香港人感同身受」。
網民嘆與港人「感同身受」
文化部近日建議,在小劇場演出活動方面,要重點加強清談節目、相聲以及先鋒話劇、實驗話劇等語言類節目的「內容審核和現場監管」,也再次重申「涉及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題材,涉及民族和宗教題材的演出劇目或節目」,須嚴格把關。
文化部同時建議「網絡直播應採取延遲播出的形式,至少延播三分鐘」,也要求直播的演出舉辦單位和網絡直播企業「安排專人對演出直播內容和網民留言等互動內容進行實時審看」,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並保留影像資料至少60日。
對於中共網絡視頻監管的力度日趨嚴厲,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向《蘋果》表示,當局再度加強監管,顯示出「即使非敏感話題,也不符合大局形勢」,因內地現時海量的直播平台以娛樂為主,淹蓋了習思想的宣傳。
劉銳紹另指出,網民的留言不時形成共鳴,如億萬網民救弱女的鄧玉嬌事件、大頭寶寶的趙連海事件等,「網絡積累能量而突然爆發,官方無能力控制」,因此連娛樂內容都要嚴格監控,以免成為網民指桑罵槐的場所。
《蘋果》記者